说到龋齿,很多人可能不太在意,总觉得“牙疼不是病”。但实际上,一旦蛀牙形成,拖延不管往往会带来更多麻烦。而龋齿填充,就是常见也有效的修复方式之一。今天我们就来,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填充、怎么做的,以及大家关心的——疼不疼、安不?
简单来说,龋齿就是牙齿被细菌腐蚀,形成蛀洞。初期可能只是轻微变色或敏感,但如果不处理,蛀洞会越来越深,伤及牙神经,导致剧烈疼痛甚感染。有些人觉得“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”,这话一点没错。等到牙痛得睡不着、吃不下,那时可能就需要做根管治疗甚拔牙,不仅更耗时,费用也更高。
很多人以为补牙只是为了好看,其实更关乎健康。一旦牙齿有蛀洞,容易藏匿食物残渣和细菌,导致口臭、牙龈发炎,甚影响邻牙。及时做填充,能阻止蛀牙扩展,牙齿形状和功能,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。
现在的填充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通常,医生会先清除腐坏部分,消毒清洁窝洞,再填入耐磨、颜色接近真牙的材料(如树脂),用特殊光固化使其硬化,后打磨抛光。整个过程大多可在30-60分钟内完成,如果蛀牙不深,一般一次就诊就能解决。
这是很多人犹豫的原因。其实在正规牙科,填充前通常会做局部麻醉,所以操作过程中基本不会感到疼痛。术后麻药退了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一两天内就会缓解。当然,医生的技术也很关键——动作越轻柔,患者体验越好。
目前常见的是树脂材料,颜色接近天然牙,美观且牢固,适合前牙和后牙。除此之外,还有玻璃、银汞合金等,不同材料适合不同位置的牙齿和蛀洞大小。具体选择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,根据个人牙齿情况和需求决定。
术后两小时内尽量避免进食,尤其是、过粘的食物。平时也要注意口腔清洁,减少糖分摄入,定期检查。填充材料虽耐磨,但也不是一劳永逸,良好的习惯才能让更持久。
有些人拖着不补牙,结果小洞变深洞,甚伤到牙髓,导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。那时就不是简单填充能解决的了,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、戴冠,甚拔除。不仅治疗周期长,费用也翻倍。所以早发现、早处理,才是真正省心省钱的做法。
龋齿填充是一项常规且的牙科治疗,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有黑点、牙洞或经常塞牙,建议尽早到正规牙科检查。牙齿健康关系全身健康,千万别因害怕或疏忽而因小失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