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,我接受了正颌手术。如今作为一名经历过完整周期的患者,我想分享一些真实感受。那一年我40岁,因为长期口呼吸和咬合问题,终决定走上手术台。现在回顾起来,手术确实改善了我的面部功能和外观,但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挑战。
正颌手术属于口腔外科中较复杂的项目,需要切开并调整颌骨位置。我刚做完手术的一个月,嘴巴张开程度明显受限,即便十年过去了,张口幅度仍略小于常人,但这并未影响日常生活和进食。此外,术后我曾出现过短暂的嗅觉失灵,好在几个月后逐渐,医生判断可能是术中局部神经受到轻微影响。
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,比如头发脱落比之前增多,喉咙时常有痰,声音也比以前沙哑。但这些和我改善口呼吸、获得更好的咬合功能相比,算是可以接受的权衡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些情况因人而异,与医生技术及个人体质都有关系。
手术十年间,我始终避免咀嚼的食物。虽然用钛钉做了固定,但被截开过的骨骼区域依然相对脆弱,偶尔还能听到面部有轻微弹响。明显的感觉是局部麻木——术后三个月下巴一直处于麻痹状态,当时医生说这是正常的神经过程,通常三到六个月会好转。但直到现在,我早晨起床时偶尔仍会觉得下巴有些麻,下唇也略带紧绷感。不过外人完全看不出异样,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说话或吃饭时稍微有些不自然。
手术短期内我的皮肤容易长痘,医生解释是因麻醉和身体应激引起的内分泌波动,三个月后逐渐正常。由于手术需要剥离部分软组织,我后左右唇线在闭合时略有不对称,但整体面容的确变得协调了不少。不得不说,正颌手术在功能与外观上给了我帮助,但确实也要接受一些细微的痕迹。
我40岁才做手术,而如今越来越多20多岁的年轻人选择正颌手术。作为经历过的人,我想说:虽然外貌改善能带来一段时间的愉悦,但任何手术都有其相应代价。尤其对于年纪偏大的患者,力、神经再生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,决策更需谨慎。不是所有后遗症都能完全避免,但选择一名的口腔外科医生,能极大降低风险。
正颌手术毕竟属于四级手术,需全麻进行,对身体的影响不容忽视。我个人觉得术后记忆力略有下降,当然这也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。如果你考虑做类似手术,建议充分了解医生的资历与,不要单纯被“”冲昏头脑。多方面、对比方案,才能做出更稳妥的决定。
后我想说,正颌手术的确帮我解决了功能性问题和面部不协调,但漫长的过程和某些后遗症也是真实存在的。希望通过我的经历,能给正在考虑口腔外科手术的你一些启发——理性评估,认真选择,才能大程度避免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