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,或是抗拒刷牙时,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感到手足无措?儿童口腔健康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,但许多家长对其了解有限。今天,我们就来儿童口腔科那些事儿,帮助家长避开误区,科学护牙。
从乳牙萌出到恒牙长全,孩子的牙齿会经历三个阶段:
1. 乳牙期(0-6岁):多数孩子在6个月左右长出颗乳牙,3岁前20颗乳牙会全部萌出。这个阶段,龋齿和不良习惯(如吃手、口呼吸)是主要风险。
2. 替牙期(6-12岁):乳牙逐渐脱落,恒牙开始生长。容易因牙齿排列不齐或蛀牙引发问题。
3. 恒牙期(12岁后):恒牙完全长出,但牙釉质尚未完全钙化,仍需防范蛀牙和牙周病。
问题一:孩子几岁开始看牙医?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(约6-12个月)就该检查,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。早检查能预防龋齿,还能培养孩子对牙医的信任感。
问题二:乳牙蛀了要不要管?
必须管!乳牙蛀坏可能影响恒牙发育,甚导致恒牙畸形。如果蛀到牙根,还会引发疼痛和感染,影响孩子进食和睡眠。
问题三:窝沟封闭有必要做吗?
窝沟封闭是预防磨牙龋齿的有效手段,建议6-7岁(恒磨牙)、11-13岁(第二恒磨牙)各做一次。过程,耗时短,性价比高。
问题四:牙不齐一定要等换完牙再矫正?
不一定!地包天、龅牙等问题建议7岁前干预。早期矫正能利用颌骨生长潜力,减少后期拔牙概率。
1. 刷牙方法比时长更重要
推荐“圆弧刷牙法”:让孩子画圈刷每颗牙的表面,每天早晚各刷2分钟。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牙膏,3-6岁用豌豆大小。
2. 控制甜食要有策略
与其完全禁止,不如集中时间吃(如下午茶),吃完及时漱口。警惕隐形糖(如果汁、酸奶),黏性糖果伤牙。
3. 定期检查别偷懒
即使没有症状,每半年也要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。牙医能发现家长看不到的早期问题。
• 牙齿有黑点或白斑(可能是龋齿前兆)
• 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
• 咬合异常(如地包天)
• 长期口呼吸或吃手习惯
• 牙齿提前脱落或迟迟不换
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,而健康的口腔是这份礼物的基础。与其等到问题时奔波求医,不如从现在开始,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孩子的每一颗牙齿。记住: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,也更经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