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,或是刷牙时发现小牙齿上有黑点时,很多家长才开始着急:"孩子的牙齿到底怎么了?"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和大家儿童牙齿那些事儿。
很多家长认为"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也不用管",这其实是个常见误区。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,要到12岁左右才全部替换完毕。如果乳牙过早脱落,会导致邻牙倾斜、恒牙萌出空间不足。临床数据显示,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,70%会影响恒牙发育。
建议:发现小黑点就要重视!早期治疗只需要简单补牙,如果拖到牙髓发炎,孩子要遭更多罪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应该做口腔检查。国内很多家长等孩子牙疼了才看医生,往往已经错过佳干预时机。
我们建议的检查频率: - 1-3岁:每半年一次 - 3岁以上:根据医生建议,一般3-6个月一次 - 6岁后:重点关注六龄齿萌出情况
1. 奶瓶龋:常见于长期含着奶瓶睡觉的幼儿。预防方法是戒除夜奶习惯,喝完奶后喝清水漱口。 2. 地包天:3-5岁是佳矫正期,简单的矫治器就能解决。 3. 多生牙:需要拍片确诊,及时拔除以免影响正常牙齿排列。 4. 牙齿外伤:如果乳牙摔断或脱落,要尽快就医,但不要尝试重新植入脱落的乳牙。
儿科牙医诊室都会准备这些"法宝": - 卡通牙椅让孩子放松 - 治疗前会用"小镜子游戏"熟悉器械 - 采用麻醉技术 - 奖励小贴纸鼓励配合 家长可以提前做这些准备: - 通过绘本讲解看牙过程 - 避免说"别怕""不疼"之类暗示性语言 - 次就诊好只是简单检查
刷牙方法: - 2岁前:家长用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 - 2-6岁:家长协助使用儿童牙刷 - 6岁以上:孩子刷牙 饮食建议: - 控制甜食摄入频率比控制量更重要 - 多吃需要咀嚼的蔬果锻炼颌骨 - 喝饮料尽量用吸管减少牙齿接触
后提醒各位家长,每年寒暑假是儿童牙科就诊高峰,建议错峰安排常规检查。如果发现孩子有咬合异常、夜磨牙、口呼吸等情况,更要及时就诊。保护好孩子的牙齿,就是给他们好的成长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