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牙齿好像变长了?这些看似小问题,可能就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超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威胁。
牙周病就像温水煮青蛙,早期不痛不痒,等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。典型的警告包括:刷牙出血(别以为是牙刷太硬)、持续口臭(漱口水也盖不住)、牙龈红肿发亮、牙齿突然敏感冷热。更危险的是,当发现牙齿松动移位、牙缝莫名其妙变大时,牙槽骨可能已经吸收过半。
有个常见误区:老年人才会得牙周炎。实际上,青少年就可能患上侵袭性牙周炎,这种类型进展快,几个月就能毁掉年轻人的牙齿支持组织。而孕妇由于激素变化,患妊娠期牙龈炎的概率高达60%。
牙周病的危害远超想象。研究发现,重度牙周炎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5%,糖尿病血糖更难以控制。孕妇患牙周病可能导致早产或低体重儿。更不用说牙齿松动脱落带来的咀嚼功能障碍,直接影响营养吸收和生活质量。
麻烦的是,受损的牙槽骨。就像房子地基被掏空,即使后期种牙也需要先"填土打桩",治疗成本和时间都大幅增加。这就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"早发现早治疗"。
很多人把洗牙当成解药,其实上叫"龈上洁治",只能清除牙龈以上的牙结石。当炎症发展到牙龈下3mm以上形成牙周袋时,就需要更深层的"龈下刮治"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酸胀,但现代超声设备配合表麻凝胶,舒适度已经大幅提升。
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翻瓣手术,听起来吓人,其实是在显微镜下清理感染组织。现在还有激光辅助治疗,出血少、快。重点提醒:网上卖的"牙周炎药"基本无效,牙周病需要的机械清创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就三招:每天早晚用巴氏刷牙法刷够3分钟;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(别用牙签!);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。特别注意:电动牙刷不能替代洗牙,冲牙器也不能代替牙线。
吸烟者要格外警惕,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等发现时往往更。糖尿病患者、孕期女性、正畸人群建议缩短复查间隔。记住:牙龈健康时是淡粉色,薄薄的紧贴牙齿,如果变成深红色还肿胀,赶紧约牙医。
Q:治疗要多久?
A:轻度1-2次即可,中重度需要治疗,整个过程可能持续2-3个月。
Q:能吗?
A: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炎控制稳定后仍需定期维护。
Q:治疗完牙齿会松动?
A:这是误区。清除了发炎组织后,牙齿短期内可能有些敏感,但长远看更稳固。
后提醒:牙龈出血不是上火!牙齿松动不是年纪大!这些典型症状都是在提醒你:该去看牙周专科医生了。越早干预,越能保住你的天然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