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智齿发炎比失恋还痛苦""蛀牙烂到神经差点连夜挂急诊"——关于拔牙的吐槽总能引发共鸣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小手术之一,拔牙这件事看似简单,实则藏着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拆解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的全过程。
当牙齿出现这三种情况时,医生往往会建议拔除:智齿反复发炎或阻生导致邻牙被顶坏,龋齿已经无法通过根管治疗保留,以及牙周病晚期松动的牙齿。特别是横着长的阻生智齿,就像埋在牙龈里的定时炸弹,及早处理反而能避免更多麻烦。
,选择上午就诊。人体凝血功能在上午更活跃,且万一出现术后出血便于及时处理。第二,一定要吃早餐,低血糖状态下更容易出现晕厥。第三,提前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,比如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药物可能需要提前暂停。
局部麻醉后,你会感觉到医生在摇晃牙齿,但不会有疼痛感。复杂牙可能需要切开牙龈或分割牙齿取出,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20分钟。期间需要配合的就是保持张嘴状态,实在不适可以举手示意。
很多人以为棉球咬得越久越好,其实30-40分钟足矣。过久反而会影响血凝块形成。更关键的是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吐口水,哪怕嘴里有血丝也要轻轻咽下,这个动作能保护脆弱的血凝块。
温凉的粥、蒸蛋、土豆泥是,用没拔牙的一侧慢慢咀嚼。要避开麻辣烫、坚果这些刺激性食物,辛辣和酒精会影响伤口愈合。吸管也是个隐藏雷区,吮吸动作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。
如果三天后仍持续剧痛,或者出现带有异味的分泌物,可能是干槽症的信号。正常过程中,疼痛应该逐日减轻。肿胀高峰期在术后48小时左右,冷敷可以有效缓解。
不是所有拔牙都需要缝线,如果用了可吸收线则无需拆除。普通缝线通常在5-7天后拆除,这个过程几乎没有痛感。很多人担心的"牙洞"问题,其实牙龈会在1-2个月内自然愈合平整。
后提醒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要提前控制好指标,女性尽量避开生理期。虽然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成为低风险操作,但充分的准备能让过程更顺利。下次面对牙医的拔牙建议时,或许你可以更从容地做出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