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正在无声无息地威胁着90%国人的口腔健康,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
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归结为"上火",喝点凉茶就应付过去。实际上,持续出血是牙龈在发出求救信号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会引发牙龈炎——这是牙周病的初阶段。此时牙槽骨尚未受损,通过洁牙和正确刷牙,完全可以逆转病情。
阶段:牙龈红肿出血,但感
第二阶段:形成牙周袋,口臭加剧
第三阶段:牙槽骨吸收,牙齿轻微松动
第四阶段:牙齿自行脱落或需拔除
前两个阶段尚可控制,一旦发展到第三阶段,造成的骨组织损伤将无法完全修复。
• 横向拉锯式刷牙反而伤害牙龈
• 用牙签剔牙会扩大牙缝
• 吸烟者患病风险提高3-6倍
• 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感染
• 长期熬夜会降低牙龈抵抗力
1. 照镜子观察牙龈颜色(健康牙龈呈粉红色)
2. 用食指轻压牙龈检查是否出血
3. 轻摇牙齿测试是否有松动感
出现以上任何异常,建议尽快预约牙周专科检查。
早期治疗通常只需300-600元的龈上洁治(洗牙),中期可能需要1000-2000元的龈下刮治,发展到晚期则可能需要牙周手术甚种植修复,费用可能高达上万元。每年花200元洗牙一次,远比日后花万元种牙划算得多。
1.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早晚各3分钟
2. 牙线使用比冲牙器更重要,每天少一次
3.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
4. 戒烟限酒,控制血糖血压
5.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增强牙龈韧性
× 洗牙会让牙缝变大(实则是清除结石后暴露原有缝隙)
× 牙龈萎缩无法(早期干预可部分再生)
× 刷牙力度越大越干净(过度用力反而损伤牙龈)
× 假牙就不用担心牙周病(基牙同样会受感染)
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期牙龈炎,建议孕前做好牙周检查;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会加速牙槽骨吸收;正畸患者要格外注意托槽周围的清洁;种植牙患者若忽视护理,同样会发生种植体周围炎。
规范的牙周治疗需要3-4次复诊:进行全口检查拍片,制定个性化方案;第二次开始分象限深层清洁;后续进行疗效评估。整个过程基本,者可能配合局部麻醉。记住:牙周病需要终身维护,治疗只是起点而非终点。
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滋养它的土壤。现在花10分钟预约检查,可能为你省下未来10年的种牙费用。别让疏忽成为牙齿的"死刑判决书",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牙龈发出的每一个信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