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对洗牙这件事总是犹豫不决——不洗怕牙结石堆积,洗了又担心伤牙齿。其实,洗牙作为基础口腔护理项目,早已被中华口腔医学会列入常规保健建议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,洗牙那些事。
当你用指甲刮过牙齿内侧,可能会刮下一些黄白色软垢,这就是牙菌斑。它们每天都会形成,如果24小时内没被清除,就会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变硬,成为刷牙也刷不掉的牙结石。洗牙称为"龈上洁治",就是用超声波设备震碎这些顽固的结石。注意,洗掉的绝不是牙齿本身,而是本就不该存在的"垃圾"。
牙结石就像滚雪球,形成后只会越积越多。它们会牙龈导致萎缩,形成藏污纳垢的"牙周袋"。临床上很多四五十岁的患者抱怨"牙缝变大",其实就是年轻时忽视洗牙的后果。定期洗牙能有效预防:
1. 牙龈出血:清除结石后,红肿的牙龈1-2周就能健康
2. 口臭问题:80%的口臭源自牙结石堆积的细菌
3. 牙齿松动:阻止牙周炎牙槽骨
4. 全身疾病:研究显示牙周炎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
误区1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牙缝本就是牙齿正常结构,之前被结石和肿胀的牙龈填满。洗牙后牙龈消肿,才会感觉"缝隙变大",这恰恰说明治疗有效。
误区2:"洗牙后牙齿敏感"
被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,会有1-2周短暂敏感,使用感牙膏即可缓解。长期不洗牙导致的牙龈萎缩,才是真正不可逆的敏感根源。
误区3:"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"
再好的牙刷也难清洁到牙龈线下3mm处,这是牙结石爱藏匿的"盲区"。
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何一条,建议尽快预约洗牙:
-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
- 牙齿内侧有黄色硬质沉淀
- 长期吸烟、喝浓茶或咖啡
- 戴正畸矫治器超过半年
- 备孕期的女性(激素变化易引发妊娠期龈炎)
正规机构的洗牙通常需要30-40分钟:
1. 口腔检查:用探针评估牙周状况
2. 超声洁治:高频振动击碎大块结石,会有轻微酸胀感
3. 手工刮治:精细处理牙龈边缘
4. 喷砂抛光(可选):去除烟渍茶渍
5. 处理:含漱液减少细菌
- 2小时内避免进食染色食物(如咖啡、酱油)
- 一周内尽量用温水刷牙
- 如果出现暂时性敏感,可选择含钾的感牙膏
后提醒: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基础医疗行为。选择医疗机构时,重点查看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及医生资质。价格方面,普通洁牙通常在200-400元之间,遇到几十元要警惕器械消毒风险。牙齿健康需要长期管理,从现在开始制定你的口腔护理计划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