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突然疼得睡不着觉?喝口冰水就酸得倒吸凉气?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作为口腔健康中常见的难题之一,牙体牙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,轻则影响吃饭睡觉,重则导致牙齿脱落。今天,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楚它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简单来说,牙体指的是牙齿硬组织(比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,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“神经血管房”。当蛀牙、裂纹或外伤了牙体,细菌侵入牙髓,就会引发炎症——这就是牙髓炎,俗称“牙神经发炎”。患者常形容这种疼是“一跳一跳的”“连着头一起痛”,甚止痛药都压不住。
1. 蛀牙到深处:如果蛀洞已经接近牙髓,即使暂时不疼,也需要处理以防感染。 2. 冷热敏感长期不愈:喝热水或吃冰激凌时牙齿酸疼超过10秒,可能是牙髓受损的信号。 3. 自发疼痛:尤其是晚上躺下时突然牙疼,大概率是急性牙髓炎。 4. 牙龈鼓包:牙根发炎化脓时,牙龈可能出现小脓包,按压有分泌物。
1. 补牙(龋齿未伤及牙髓) 如果蛀牙还没波及牙髓,医生会清除腐坏部分,用树脂或玻璃材料填补,半小时就能完成,费用通常在200-800元之间。
2. 根管治疗(牙髓已感染) 当细菌入侵牙髓,就必须做根管治疗,也就是俗称的“杀神经”。医生会打开牙冠,清理感染的牙髓,消毒根管后再用牙胶填充。整个过程需要2-3次就诊,费用根据牙位(前牙/后牙)在1000-3000元不等。很多患者担心“抽了神经牙齿会脆”,其实治疗后做个牙冠保护,照样能用十几年。
3. 显微根管治疗(复杂病例) 对于弯曲根管、钙化根管等疑难情况,口腔显微镜能放大20倍以上,找到隐藏的感染点,提高治疗。适合曾经根管治疗失败再次发炎的患者。
Q:治疗会不会很疼? 现代麻醉技术已经能做到全程,打麻药时像蚊子叮一下,治疗中基本没感觉。少数人术后可能有轻微胀痛,1-2天会消退。
Q:能一次看完吗? 急性炎症期通常先开髓减压,后再预约下次治疗。常规根管需要2-3次,具体看炎症程度。
Q:不做治疗会怎样? 牙髓炎不会自愈,拖延可能导致根尖脓肿、颌骨感染,甚需要拔牙。早治疗反而省钱省时间。
1. 暂封期间:治疗中用的临时材料不耐磨,避免用患牙咬硬物。 2. 冠修复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建议1个月内做牙冠,否则容易劈裂。 3. 日常维护:每天用巴氏刷牙法清洁,牙缝配合冲牙器,每半年洗牙一次。
再好的治疗也不如不得病。坚持三点: • 每天刷牙两次+使用含氟牙膏 • 饭后用牙线清理齿缝 • 每年一次口腔检查,小洞早补
后提醒:如果已经出现牙疼,别靠止痛药硬扛,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牙体牙髓病越早干预,越好,花费越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