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时,反应是“等疼了再说”。但等到牙疼发作再去看医生,往往已经错过了佳治疗时机。龋齿填充是目前普遍的牙齿修复手段,能有效阻止龋坏继续发展。今天我们就来,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龋齿填充,以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。
牙齿的龋坏不是一蹴而就的,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浅龋、中龋和深龋。浅龋时可能只是牙釉质表面出现黑线或白斑,这时候填充操作简单,耗时短且费用低。如果发展到中龋,细菌已经侵蚀到牙本质,会出现冷热敏感症状。等到发展成深龋伤及牙神经,就可能需要根管治疗了。
很多患者问:“我的龋齿不疼也要补吗?”答案是肯定的。早期填充就像给房子补小裂缝,拖到漏水才处理就晚了。临床数据表明,早期龋齿填充的高达95%以上,能大限度保留天然牙齿。
目前主流的龋齿填充材料主要有四种:银汞合金、玻璃、复合树脂和陶瓷嵌体。银汞合金坚固耐用但美观度差,后牙区使用较多;玻璃能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,适合儿童;复合树脂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修复;陶瓷嵌体则用于较大面积缺损。
选择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:牙齿位置、龋坏程度和预算。前牙区建议选树脂材料,后牙受力区可考虑强度更高的材料。价格方面,单颗树脂填充通常在300-800元,陶瓷嵌体则在2000元以上。
完整的龋齿填充治疗通常需要30-60分钟,主要分四步:首先是去除腐质,用器械清除变软发黑的蛀牙部分;然后制备洞型,为填充材料创造合适的固位形态;接着消毒窝洞,杀灭残留细菌;后填入材料并抛光。
很多患者害怕的“钻牙”过程,现在已有技术辅助。正规机构会采用表面麻醉凝胶配合局部麻醉,全程痛感可控。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,还可以选择镇静服务。
刚做完填充的牙齿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这是正常现象。建议治疗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,24小时内不要用该侧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初期要避免啃咬粘性食物。
日常护理要特别注意牙缝清洁,配合使用牙线能有效预防邻面龋。每半年复查一次,医生会用设备检查填充体边缘是否密合。如果发现填充物脱落或折断,应及时就诊处理。
很多人都好奇:“补一颗牙到底要多少钱?”其实费用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:龋坏程度决定治疗难度,材料选择影响成本,不同地区定价也有差异。以常见的复合树脂填充为例,一线城市价格可能在500-1200元/颗,二三线城市会低20%-30%。
需要提醒的是,某些可能存在陷阱。正规机构的报价会包含去腐、消毒、填充、抛光全套服务,而可能只包含基础填充,后续还需额外付费。选择医疗机构时,重点要看消毒流程和医生资质,不要单纯比价。
龋齿不会自愈,越早处理越好。如果发现牙齿颜色改变或有食物嵌塞,建议尽快就诊检查。记住:一次及时的填充治疗,可能省去后续更复杂的修复,也为你保住宝贵的天然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