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家长,孩子的牙齿健康总是牵动着我们的心。从乳牙萌出到恒牙替换,每个阶段都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,用通俗的语言解答家长们的疑惑。
很多家长觉得乳牙反正会换,坏了也不用管。这种想法其实不对。乳牙不仅是咀嚼工具,还影响着恒牙的发育。如果乳牙龋坏,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,甚影响颌骨发育。及时治疗能避免更复杂的问题。
建议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带孩子做次口腔检查。3岁前建立定期检查的习惯,能早期发现龋齿、咬合异常等问题。早期干预往往更简单有效,孩子也不会对看牙产生恐惧。
除了龋齿,很多孩子会出现乳牙滞留、地包天、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。比如新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掉,就需要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拔除。地包天在3-5岁干预好,简单的矫正器就能解决。
儿童牙科医生都经过行为管理培训,会根据年龄采用不同引导方式。对于特别紧张的孩子,可以分次治疗,先熟悉环境再操作。家长千万不要用"打针""拔牙"吓唬孩子,正面引导重要。
儿童补牙材料更注重性,多采用玻璃或树脂。操作时会特别注意保护牙髓,因为乳牙牙髓腔较大。对于深度龋齿,可能选择活髓保存治疗而非直接杀神经,这是为了给恒牙发育创造更好条件。
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手段,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这个操作就像给牙齿穿上防护衣,特别适合窝沟深的孩子。整个过程不磨牙,孩子基本没有不适感。
不同问题干预时间不同:地包天建议3-5岁,龅牙通常在8-10岁开始干预,矫正多安排在12岁左右恒牙列初期。早期矫正能利用生长发育潜力,减少后期拔牙可能性。
3岁前家长帮助刷牙,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;6岁前刷牙;饭后漱口、少吃粘性零食;每3-6个月涂氟;运动时佩戴护齿套。好习惯的养成比治疗更重要。
孩子的牙齿健康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。定期检查、早期干预、科学护理,这三个原则能帮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好牙。如果您发现孩子牙齿有异常,建议尽早到机构检查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