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有不少人问我:"医生,洗牙能让牙齿变白吗?"这个问题背后其实藏着大众对洁牙的许多误解。今天就让我们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牙齿护理项目。
很多人以为洗牙就像给牙齿"搓澡",实际上它清除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牙菌斑和牙结石。这些顽固分子会牢牢黏在牙齿表面,普通刷牙根本无法去除。特别是牙龈边缘那些黄褐色的硬块,就是导致口臭和牙龈出血的元凶。
想象一下,就像厨房瓷砖缝隙里日积月累的油垢,不清洁根本弄不干净。洁牙用的超声波设备,正是通过高频振动把这些"陈年老垢"震碎冲走。
1. 洗牙不会让牙齿变白
牙齿本身是淡黄色的,洗牙只能还原牙齿本色。就像洗脸不会让黄皮肤变白,但能洗掉脸上的油光和污垢。想要显著美白需要做的美白项目。
2. 洗牙过程会出血很正常
健康的牙龈在洁牙时几乎不会出血。如果出血较多,恰恰说明牙龈已经发炎,这正是需要洗牙的信号。就像伤口结痂被揭开时会渗血,炎症消退后下次洗牙就不会流血了。
3. 牙齿敏感是暂时现象
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突然暴露在空气中,会出现3-5天的敏感。这就好比冬天突然摘下围巾,脖子会觉得冷。使用感牙膏就能缓解。
4. 牙缝变大不是洗牙的错
发炎的牙龈本来就像充气过度的气球,洗掉牙结石后消肿了,原先被结石填满的缝隙自然显现。不洗牙,牙龈会继续萎缩,终导致牙齿松动。
5. 所有人都需要定期洗牙
无论刷牙多认真,死角处都会形成牙结石。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,吸烟、喝茶人群可以缩短到3-6个月。这和汽车需要定期保养是一个道理。
6. 洗牙不会损伤牙釉质
正规操作的超声波洁牙头只在牙结石上震动,对牙齿的伤害远小于用力过猛的横向刷牙。
早上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;照镜子发现牙根有黄色硬块;朋友暗示你有口气问题;吃冷热食物突然牙酸......这些信号就像汽车仪表盘上的警示灯,提醒你该做口腔大扫除了。
尤其要提醒的是备孕女性,孕期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。临床上见过不少孕妇因为牙周炎导致早产的,提前洗牙能有效预防。
次洗牙的人可能会紧张,其实整个过程就像做SPA:先用药水漱口消毒,医生用探头轻轻触碰每颗牙齿,听到"滋滋"声就是超声波在干活。遇到顽固结石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在可忍受范围内。后抛光就像给汽车打蜡,让牙齿表面更光滑。
整个流程大约30-40分钟,结束后你会明显感觉牙齿表面滑溜溜的,舌头舔上去有种陌生的光滑感。很多人描述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刚换完恒牙的体验。
治疗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;24小时内避免抽烟、喝浓茶咖啡;如果出现轻微酸软,可以改用温水刷牙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有些人洗完牙觉得特别干净就懈怠刷牙,这反而会加速牙结石再次形成。
建议投资一支好的电动牙刷和冲牙器,配合使用牙线。记住,洗牙就像大扫除,日常保洁才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。
现在市面上洁牙价格从几十到上千元不等,差别主要在于:是否包含口腔检查、是否使用一次性器械包、术后是否抛光护理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200-400元是比较合理的区间。某些团购平台上几十元的洁牙,很可能只是简单清除表面可见结石,达不到预防牙周病的。
后提醒:洗牙是预防性治疗,不能替代蛀牙修补。如果洗完牙发现牙齿上有黑点或龋洞,记得及时约医生做进一步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