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在咖啡厅听到邻桌姑娘抱怨:"戴牙套三年,结果门牙还是有点歪..."仔细想想,身边确实有不少人踩过牙套的坑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大白话牙套那些事儿,帮你避开商家不会明说的秘密。
上周接诊的小姐死活要戴隐形牙套,结果拍完CT发现她的牙根太短,后只能选择传统托槽。记住:矫正方案就像定制西装,得量体裁衣。复杂病例(比如龅牙、地包天)通常需要钢牙套的强拉力,而隐形牙套更适合简单排齐。正畸医生常说的"适应症"就是这个意思——别被忽悠,先做检查再决定。
市面上从5千到5万的牙套都有,差价主要在这几块:
1. 材料成本:进口自锁托槽比国产普通款贵2-3倍,但复诊间隔能延长2周
2. 医生技术:正畸硕士以上学历的医生收费通常更高,他们能预判牙齿轨迹
3. 附加服务:包含保持器、终身复诊调咬合的服务自然更贵
重点提醒:遇到"2980全包价"要警惕,大概率会通过加收打骨钉、扩弓等费用找补回来。
① 牙套脸可以避免:通过咬胶锻炼和正常咀嚼,能预防太阳穴凹陷
② 黑三角不全是矫正造成的:牙龈萎缩才是元凶,矫正前要先治牙周病
③ 成年人也能矫正:只是比青少年多花3-6个月时间
④ 智齿不一定要拔:如果位置正且不影响矫正,可以和医生商量保留
⑤ 保持器要戴够时间:前半年全天佩戴,之后改夜间佩戴,很多反弹都是偷懒不戴保持器
个月:准备正畸蜡应对磨嘴,流食为主,牙刷换成单束头
3-6个月:牙齿开始,每月复诊加力后会有3天酸胀感
1年左右:能看到明显变化,这时怕心急要求加快进度
拆套前3个月:精细调整咬合关系,千万别因为心急提前结束
托槽脱落超过24小时、钢丝戳嘴出现溃疡、牙齿异常松动、牙龈红肿出血持续一周...别自己硬扛,及时复诊能避免矫正失败。特别提醒爱吃硬物的朋友:啃苹果崩掉托槽,不仅要多花钱重新粘接,还会拖慢整体进度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矫正本质是医疗行为,别只看诊所装修和话术。建议面诊时直接问医生"我这个您做过多少类似的?"比问"多少钱"更重要。毕竟牙齿是要用一辈子的,值得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