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镜子前看着那颗发黑的牙齿,我突然意识到——如果十年前就处理这个蛀洞,现在或许不需要磨掉半颗牙。很多人像我一样,总觉得"牙不疼就不用补",直到某天咬到硬物才发现牙齿早已被蛀空。关于补牙这件事,我想分享些真实的经历和观察。
我的右下磨牙有个肉眼可见的黑点,吃东西经常塞牙缝。当时牙医用探针轻轻一碰,那个看似很小的黑洞居然能卡住整个探针头。拍片显示蛀坏已经接近牙髓,再拖下去可能就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现在使用的树脂材料补牙后,咬合面了完整形态。不过由于蛀坏较深,补完后三个月内对冷热刺激仍有些敏感,这是牙髓受刺激后的正常反应。对比隔壁那颗五年前补的牙齿,完全没有异样感,说明早发现早处理确实更重要。
网上有人说补牙后牙齿更容易裂,其实关键在于剩余牙体量。像我只剩薄壁的牙齿,医生建议做个牙冠保护。而浅龋补牙基本不会影响牙齿强度,反而放任蛀牙发展才会导致牙体崩裂。
关于"补牙材料会掉"的问题,现在树脂粘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我认识的口腔科护士那颗前牙树脂补了8年都没换过,她说只要不咬硬核桃这类东西,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。
目前常用的银汞合金正在逐步淘汰,主流是纳米树脂。上次给我女儿补牙用的儿童专用树脂,硬度稍低但更有弹性,适合乳牙特性。而我自己选的超硬树脂虽然价格高30%,但耐磨度确实更好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宣传的"黄金材料""钻石填充"纯属噱头。真正重要的是医生对窝洞的处理技术——比材料本身更能决定补牙寿命。
当牙齿出现以下信号时,真的不能再拖了:喝冷水突然酸痛、食物总卡在某个牙缝、照镜子发现牙齿有黑线。特别要提醒的是,门牙背面和牙齿邻面这些看不见的位置,往往蛀坏了都没感觉,定期口腔检查才能发现。
我表弟就是典型例子,明明每年洗牙却从不拍片,结果有两颗牙蛀到需要根管治疗。现在他学乖了,每半年就让医生用探针检查一遍。
Q:补牙要磨很多好牙齿吗?
A:现在提倡微创去龋,我的牙医会先用激光检测蛀坏范围,只去除变质牙体。相比十年前"宁错杀不放过"的磨牙方式,现在能多保留20-30%的健康牙体。
Q:怀孕能补牙吗?
A:孕中期(4-6个月),我闺蜜就是在怀孕5个月时处理了急性龋齿。不过具体要产科和牙科医生共同评估,有些浅龋可以等到产后处理。
Q:补牙后能马上吃东西吗?
A:树脂材料需要24小时完全固化,当天好用另一侧咀嚼。我那次补完两小时就啃鸡翅,结果咬崩了个小角,又回去返工。
后想说,与其像我这样等到不得不处理才就医,不如在牙齿刚出现小黑线时就干预。现在很多口腔诊所都有显微补牙设备,连细小的窝沟龋都能处理。记住,补牙不是消费而是投资——在牙齿上的每一分钱,都是在为未来几十年的咀嚼功能买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