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口腔健康,很多人反应是“牙疼才看医生”。其实,预防才是守住牙齿的关键。口腔预防保健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,能让牙齿使用寿命更长。今天我们就来,日常中那些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口腔护理要点。
早晚各刷一次牙是基础,但多数人存在三个误区:一是时间不足2分钟,二是牙刷长期不换(建议3个月更换),三是用力横向刷牙反而伤牙龈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——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颤动清洁牙菌斑,咬合面来回刷,舌苔也别忘记轻刷。
特别提醒:电动牙刷不是必需品,手动牙刷用对方法同样有效。如果经常牙龈出血,可能是牙结石堆积的信号,需要洗牙而非换更贵的牙膏。
牙齿有五个面,牙刷只能清洁到三个。数据显示,我国仅12%的人规律使用牙线。其实牙线使用并不复杂:取30cm左右长度,绕在中指上,用拇指食指控制,缓慢滑入牙缝呈C形包绕牙齿侧面上下刮擦。遇到阻力不要硬压,可以换角度尝试。
对于牙缝较大的人群,牙间隙刷是更好的选择。而水牙线更适合戴牙套或种植牙患者,普通人群配合普通牙线即可满足需求。
建议成年人每年做1-2次口腔检查,儿童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常规检查包含三项重点:龋齿筛查(尤其邻面龋)、牙龈出血指数检测、口腔癌初筛。很多早期龋齿通过涂氟或树脂填充就能解决,等到牙疼时往往需要根管治疗。
洗牙频率因人而异:牙龈健康者每年1-2次,易长牙结石者3-4个月一次。注意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,避免24小时内进食过冷过热食物。
除了控制甜食摄入,更要警惕:碳酸饮料(酸性腐蚀釉质)、用牙开瓶盖(导致隐裂)、夜间磨牙(加速磨损)、长期单侧咀嚼(引发面部不对称)。办公室人群要小心咖啡茶渍,建议用吸管饮用并及时漱口。
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牙龈炎,建议备孕时就做好口腔检查。中老年人要注意牙周病与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关联,缺牙及时修复避免影响消化功能。
乳牙萌出后就要开始清洁,3岁前建议家长用指套牙刷帮忙。6-12岁换牙期是窝沟封闭佳时机,能降低70%以上的后牙龋坏率。青少年矫正牙齿期间,要配合使用正畸专用牙线和冲牙器。
记住:预防的投入永远小于治疗。与其花大价钱做种植牙,不如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。口腔健康不是品,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生存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