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牙齿出现黑线或疼痛时,很多人会意识到可能需要进行龋齿填充治疗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基础项目之一,龋齿补牙看似简单,但其中的技术细节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治疗。
龋齿填充俗称"补牙",是通过器械去除牙齿龋坏部分后,用特殊材料填充缺损部位的治疗方法。早期龋齿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块或黑褐色小点,此时若不及时处理,细菌会逐渐侵蚀牙釉质和牙本质,终可能导致牙髓感染。
成都某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李医生表示:"临床上90%的患者都是等到出现明显疼痛才来就诊,其实这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深度龋坏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"
1. 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:及时清除组织可避免细菌向深层扩散
2. 牙齿功能形态:填充后牙齿可重新具备正常的咀嚼功能
3. 减轻敏感症状:阻断外界刺激对牙髓的直接影响
4. 预防邻牙受损:避免龋齿引起的食物嵌塞等连带问题
复合树脂:颜色接近天然牙,适用于前牙和后牙小范围缺损,价格300-800元/颗
玻璃:释放氟预防继发龋,更适合儿童及近牙龈处龋齿,价格200-500元/颗
银汞合金:强度高但美观度差,逐渐被淘汰,价格150-400元/颗
值得注意的是,材料选择需根据龋齿位置、缺损大小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决定。一般前牙区建议使用美学好的树脂材料,后牙区可考虑强度更高的复合体材料。
1. 口腔检查:医生会先用探针和口镜检查口腔状况
2. 拍摄X光片:必要时拍摄小牙片判断龋坏深度
3. 局部麻醉:对敏感患者或深龋进行麻醉
4. 去腐备洞:用钻头去除龋坏组织并预备合适洞形
5. 消毒处理:用专用药水清洁窝洞
6. 材料充填:分层填入选择好的补牙材料
7. 抛光调整:修整咬合面自然状态
整个治疗过程约30-60分钟,浅龋通常一次就诊即可完成,深龋可能需要2-3次治疗。
• 2小时内避免进食
• 24小时内不要用补牙侧咀嚼硬物
• 如出现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
• 定期检查补牙材料密合度
• 掌握正确的巴氏刷牙法
预防胜于治疗,建议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,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和口腔检查。对于已有龋齿的患者,更要注腔卫生维护,预防继发龋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