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"疼不疼?""会不会肿成包子脸?""以后吃饭怎么办?"作为经历过上万例拔牙手术的牙科医生,我完全理解大家的焦虑。今天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帮你把拔牙这事儿讲明白。
1. 智齿作妖:横着长的、反复发炎的智齿就像口腔里的定时炸弹,趁早拔除才能避免半夜痛到撞墙。 2. 蛀牙晚期:当牙齿烂得只剩残根,修补已经失去意义,这时候拔牙反而是好的选择。 3. 牙齿拥挤:矫正牙齿前有时需要"腾地方",就像搬家前得先扔掉旧家具。
上周有位20岁的患者,因为怕疼拖着不拔阻生智齿,结果引发颌面部感染住院,花的钱比拔牙贵了十几倍。记住:该拔的牙就像过期的食物,留得越久麻烦越大。
很多人想象中拔牙是场面,其实现在早就升级换代了: 1. 麻醉阶段:就像打预防针的轻微刺痛,30秒后嘴唇会有"肿起来"的错觉,其实这是麻药起效了。 2. 操作过程:复杂牙会用微创器械分割取出,简单牙可能只要摇晃几下,全程你只会听到器械碰撞声,完全感觉不到疼痛。 3. 术后处理:医生会让你咬紧棉球,这个动作比吃什么止血药都管用。
特别提醒: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,这和手术直接相关。
1. 止血有技巧:别老吐口水!吮吸动作会让血凝块脱落,可能引发干槽症(这可比拔牙疼多了)。 2. 冰敷要科学:术后前6小时,每敷15分钟休息半小时,既能消肿又不会冻伤皮肤。 3. 吃饭秘籍:温凉的粥、鸡蛋羹友好,记住要用没拔牙的那侧咀嚼,像对待刚做完手术的伤口那样小心。
有个真实:小伙子拔牙后跑去吃麻辣火锅,结果伤口出血不止半夜急诊。记住,馋嘴这一时可能要多受一星期的罪。
传言1:"拔智齿能瘦脸?" :脸型由颌骨决定,除非是削骨手术,拔牙对脸型的改变可以忽略不计。 传言2:"拔牙会伤神经?" :医生都会避开重要神经,但下牙槽神经较近的智齿术后可能有短暂麻木感,就像腿坐麻了的感觉,通常1-2周。
1. 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尽量避免拔牙 2.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提前5天停药(需医生指导) 3. 放疗过的颌骨区域拔牙风险较高
后送大家一句大实话:拔牙不可怕,拖延才可怕。有经验的医生操作下,普通拔牙比补牙还轻松。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拔牙,不妨先拍个牙片让医生评估,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