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很多朋友在后台问我:"医生,我都30岁了还能做牙齿矫正吗?"其实这是对矫正年龄大的误解。上周就有一位42岁的设计师在我们门诊结束了为期两年的矫正治疗,拆掉牙套那天她照着镜子说:"早知道这么好,20年前就该来。"
很多人以为牙齿矫正是青少年的,这个观念早该更新了。从角度看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可以矫正。不过不同年龄段确实有各自的特点:
- 8-14岁是乳牙替换期,矫正速度快
- 15-25岁牙槽骨活跃,矫正稳定
- 25岁后矫正需要更精细的方案设计
去年我们就接诊过一位58岁的退休教师,门牙前突影响发音,经过18个月隐形矫正后,现在连孙子都说"奶奶说话清楚多了"。
现在主流的矫正方式主要有三种,各有利弊:
1. 金属托槽:性价比高,每个月复诊一次,适合学生党
2. 陶瓷托槽:相对隐形,但要注意避免染色食物
3. 隐形牙套:美观度好,需每天佩戴22小时以上
有个做主播的顾客曾经纠结了很久,后选了舌侧矫正,时完全看不出来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没有"好的"矫正方式,只有"适合的"。
近遇到好几个顾客都是被吸引,结果吃了大亏。这里给大家提个醒:
- 一定要拍全景片和侧位片,光靠目测不靠谱
- 矫正方案要包含保持器佩戴计划
- 问清楚总费用包含哪些项目,有没有隐形消费
- 选择有正畸资质的医师,别被"七天速成班"医生忽悠
- 矫正期间口腔清洁要特别仔细
上周就有位顾客拿着别家的报价单来,发现对方没算保持器的费用,整套算下来反而更贵。
很多顾客以为拆了牙套就万事大吉,其实保持阶段更重要:
年:除了吃饭都要戴保持器
第二年:可以改为夜间佩戴
第三年:每周戴2-3次巩固
我们有个会计小姐姐矫正结束5年了,现在每周还会戴一次保持器,牙齿依然保持得很整齐。她说:"比起两年矫正,一辈子保持笑容更值得。"
Q:矫正一定要拔牙吗?
A:约60%需要拔牙,但具体要看牙齿拥挤程度。我们采用数字化测量,能计算是否需要拔牙。
Q:矫正会松动牙齿吗?
A:规范操作不会。正畸是生理性的,就像树木移栽后重新扎根。
Q:隐形矫正不如金属牙套?
A:终相同,区别在于矫正过程和舒适度。去年我们完成的200例隐形矫正,满意度达97%。
后想说,牙齿矫正不只是为了美观。有位程序员顾客矫正后才发现,原来自己常年头痛是因为咬合问题。如果你也对自己的牙齿有疑问,建议先做个检查,毕竟灿烂的笑容值得每个人拥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