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听牙体牙髓病,可能觉得陌生,但提到“牙疼到睡不着”“牙龈反复发脓”,不少人就懂了。其实,牙体牙髓病就是我们常说的“牙髓炎”“根尖周炎”一类问题的统称,主要由于龋坏、外伤或磨损导致牙齿内部神经血管组织感染发炎。
不少人习惯先问:看牙科选还是私立?是不是一定更可靠?其实这不。无论是还是私立,关键要看机构是否具备正规资质、医生有没有持证上岗、消毒流程是否严格。尤其是现在一些品牌连锁牙科,在设备、服务和技术上并不逊色。
早期可能只是对冷热敏感、偶尔胀痛,很多人忍一忍就忽略了。但如果不及时处理,感染会蔓延到牙根深处,导致牙槽骨吸收、牙齿松动甚脱落。更的情况下,细菌可能进入循环引发全身性问题。所以一旦出现牙齿自发痛、夜间痛或牙龈起包,一定要尽快就诊。
首先看资质。正规的牙科应该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医生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,并在院内公示。例如广州一些大型连锁牙科还会引入职称较高的医生,如原医院的、博士等,这类信息通常可以在门诊大厅或官网查到。
其次看设备和服务流程。牙体牙髓治疗尤其是根管治疗,对设备和消毒要求极高。现在一些牙科已经配备牙科显微镜、机动根管锉和热牙胶充填系统,能更地清理感染源。此外,严格的“一人一机一用一消毒”制度和医疗分类处理,也能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。
根据病变程度,治疗方式有所不同。早期龋坏可进行补牙;如果感染波及牙髓,通常需要做根管治疗——即清除坏死的牙髓组织、消毒后严密填充根管,后做牙冠保护牙齿。如果是再治疗或疑难病例,可能还需借助显微根管、根尖手术等方式保留患牙。
整个治疗过程一般需要就诊两到三次, depending on牙齿情况和响应。现在很多牙科都支持预约分时段就诊,减少等待时间,也能让医生更充分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。
基础的仍是好好刷牙、用牙线、定期洗牙。避免用牙开瓶盖、啃骨头等硬物,少吃高糖食物和碳酸饮料。如果已有蛀牙或牙齿裂缝,尽早就医修补,不要拖到痛了再处理。即便没有不适,也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早发现早处理。
总之,牙体牙髓病虽然常见,但绝不要掉以轻心。选择机构时重点看资质、医生水平和流程管理,不必过于纠结还是私立。认真对待每一颗牙,才能吃得好、笑得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