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问题:"洗完牙牙缝变大好后悔""洁牙后牙齿敏感怎么办?"作为在医美行业摸爬滚打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必须和各位掏心窝子——那些关于洁牙的,或许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。
早上刷牙出血、吃冰淇淋突然酸疼、照镜子发现牙龈边缘发红...这些信号可不是牙齿在"闹脾气"。我们口腔里每天有300多种细菌在开派对,就算每天认真刷牙,也有40%的牙面刷不到。那些藏在牙缝里的软垢,10天就会硬化成牙结石,就像给牙齿穿了层"铠甲",只不过这铠甲会慢慢把牙龈逼退。
去年给一位32岁的设计师洗牙,他满不在乎地说:"我每天用电动牙刷的。"结果超声波探头刚碰到后槽牙,就震下来两大块黄褐色结石。所以说,再贵的牙刷也替代不了洁牙,就像再好的吸尘器也得定期做深度清洁。
误区1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: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当然会"露馅"。这就好比拆除违章建筑后,空地本来就该是空的。
误区2:"洗完牙会敏感"
:健康的牙齿洗完根本不会敏感。觉得酸疼,说明牙龈早就萎缩了,之前被结石盖着没发现而已。这就好比冬天突然脱掉厚棉袄,肯定会觉得冷啊。
误区3:"我每天刷牙不用洗牙"
北腔医院做过实验:即使巴氏刷牙法+牙线+漱口水,三个月后仍能在所有人嘴里检出牙结石。就像你天天打扫房间,年底总得来次大扫除吧?
上周陪闺蜜去洁牙,她紧张得攥着我手直出汗。结果人家医生先用探针给她看牙结石分布,又拿出带摄像头的口镜让她亲眼看着清洁过程。40分钟后她对着镜子惊呼:"原来我牙齿本色这么白!"现在每半年就主动约洁牙。
机构现在都用超声波洁牙机+喷砂抛光的组合拳:前者震碎大块结石就像拆墙锤,后者用细颗粒去除色素如同墙面打磨。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做SPA,结束后还会给牙龈敷上药膏。
• 刷牙出血超过3天的人(牙龈炎的红色警报)
• 备孕中的准妈妈(激素变化会让牙龈问题暴增10倍)
• 戴牙套的朋友(托槽周围简直是细菌停车场)
• 长期喝咖啡/茶的老饕(色素沉积比你想的快得多)
特别提醒吸烟的朋友:烟草会让牙结石加速钙化,普通洁牙可能力度不够,需要选择的龈下刮治。
刚做完洁牙那几天,记得给牙齿"放个假":
✔️ 避免过冷过热(给暴露的牙根适应期)
✔️ 改用感牙膏(含钾的那种真有用)
✔️ 学会用牙线(从牙缝中间滑入,别猛地往下按)
后说个冷知识:定期洁牙的人,十年后平均比从不洁牙的人少掉2-3颗牙。现在想想,花几百块就能让牙齿多用几十年,这可能是性价比高的健康投资了。下次再有人跟你说"洗牙都是智商税",你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