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东西突然硌到硬物,或是刷牙时发现小黑点——很多人次意识到自己需要补牙时,往往已经错过了佳修复期。作为常见的牙科治疗项目,补牙的价格、材料选择和后续护理,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你了解关于补牙的真实情况。
当牙齿出现这三个信号就别拖了:一是吃冷热食物时有短暂刺痛感,二是肉眼可见牙齿表面发黑或出现凹坑,三是刷牙时某个位置反复出血。这些现象说明牙釉质已被,细菌开始侵蚀牙本质。临床数据显示,80%的龋齿患者在疼痛难忍时才就医,这时往往需要更复杂的治疗。
目前常见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经济的银汞合金每颗150-300元,但颜色突兀且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;复合树脂材料每颗300-600元,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修复;而纳米树脂因其更高的耐磨性,价格在500-1000元/颗。需要提醒的是,某些机构宣传的"进口高端材料"可能只是营销话术,选择时务必查看产品注册证。
正规的补牙流程包含6个步骤:首先是口腔检查,医生会用探针确定龋坏范围;接着去除腐质时可能有轻微酸胀感;然后进行隔湿处理防止唾液污染;接下来是关键的填充环节,光固化树脂需要分层照射蓝光;后调整咬合并抛光。整个操作通常在30-40分钟内完成,全程只有清理腐质时可能有短暂不适。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禁止进食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补牙材料完全固化需要48小时,这期间抽烟、喝浓茶会影响终。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咬合疼痛或冷热敏感超过一周,必须及时复诊——这可能意味着需要重新调整填充高度或进行根管治疗。
价格差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一是设备成本,使用显微镜辅助操作的诊所成本更高;二是医生资历,副医师以上的操作费通常比普通医师贵30%-50%;三是附加服务,比如部分机构包含3年内处理。但要注意,低于市场价的可能存在以次充好风险,某地市场监管部门去年就查处过用廉价建材替代牙科材料的。
"不疼就不用补"是大的认知错误,等牙疼时往往已伤及牙髓;"怀孕不能补牙"也不科学,孕期4-6个月反而是治疗期;还有人认为"补牙能一劳永逸",实际上平均5-8年就需要检查更换。特别提醒:网传的DIY补牙教程极其危险,操作不当会导致牙髓坏死。
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;每半年做一次洁牙,及时发现边缘微渗漏;爱吃坚果的人可以配个牙齿保护器。临床观察发现,做好日常护理的患者,补牙材料使用寿命能延长3-5年。
后提醒: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比纠结价格更重要。现在大部分牙科机构都支持付款,与其因为价格拖延治疗导致问题恶化,不如尽早干预。记住,再好的补牙都不如原生牙齿健康,每天认真刷牙、使用牙线,才是好的省钱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