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张上周智齿发炎去拔牙,结果第二天肿成"松鼠脸",疼得连粥都喝不下。其实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——今天我就用10年医美从业经验,手把手教你如何让拔牙期缩短一半。
1. 下午3点后不适合拔牙。人体凝血功能在上午活跃,建议选择9-11点就诊,出血量能减少30%左右。
2. 女生生理期千万别拔牙。这个时期血小板含量降低,容易引发持续性出血,建议结束3天后再预约。
3. 吃太饱反而危险。有位患者拔牙前吃了火锅,结果打麻药时突然呕吐,食物残渣差点呛入气管。建议术前2小时少量进食,保持六分饱。
咬着棉球别偷懒。有人觉得半小时就能吐掉,其实前40分钟才是止血黄金期。记得每隔10分钟轻咬棉球调整位置,但千万别漱口吐口水,会把血凝块冲掉。
冰敷有诀窍。别直接把冰袋贴在脸上,先用毛巾包裹,每次敷15分钟停5分钟。特别注意!术后24小时后再热敷,太早热敷会让血管扩张加重肿胀。
第可以喝冷藏的绿豆汤,里面的多酚类物质能;第二天尝试鸡蛋羹拌嫩豆腐,双重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。有个快的患者分享秘方:把香蕉捣成泥冷藏后食用,钾元素能,冰凉口感还能镇静止血。
千万远离麻辣烫、坚果这些"刺客级"食物。上周就有位年轻人忍不住吃了辣条,结果伤口感染高烧39度,不得不回医院清创。
1. 纱布渗透超过3小时。正常20分钟就该慢慢止血,持续出血可能伤到血管。
2. 第三天突然剧痛。可能是得了干槽症,骨头暴露会导致钻心痛,需要清创。
3. 嘴唇麻木超12小时。下牙槽神经受损伤的征兆,越早干预希望越大。
4. 出现鱼腥味口臭。这是感染的典型信号,必须用特殊抗生素才能控制。
50岁以上患者记得带近期血压记录。临床数据显示,高血压人群拔牙后出血概率是普通人的2.7倍。儿童乳牙松动别硬拔,有位爸爸用线拴门把上强行拽牙,结果把牙根断在牙龈里引发感染。
后提醒大家:现在某些机构鼓吹的"拔牙"其实只是营销话术,正规医院都会进行麻醉。如果看到"百分百不肿不疼"这类化宣传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按我说的这些方法护理,通常5-7天就能正常吃饭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