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长期威胁口腔健康的"隐形"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病就像口腔里的"慢性炎症",开始只是牙龈发红出血(牙龈炎阶段),如果不及时处理,细菌就会慢慢侵蚀牙槽骨,发展到牙齿松动甚脱落(牙周炎阶段)。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,就像温水煮青蛙,等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
1. 刷牙时牙刷上有粉红色血迹
2. 牙龈经常红肿,看起来比以前"胖"
3. 牙齿好像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
4. 口臭怎么也消不掉
5. 吃东西时牙齿使不上劲
6. 牙齿之间出现缝隙或轻微晃动
别以为牙周病只会影响口腔,研究显示它和全身健康都有关联:糖尿病患者更难控制血糖,孕妇可能增加早产风险,甚与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。这是因为口腔细菌可能通过跑到身体其他部位"搞"。
1. 刷牙要像"扫地":用软毛牙刷以45度角轻扫牙龈线,每天少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
2. 牙线比牙签管用: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牙刷够不到的"卫生死角"
3. 定期"大扫除":每半年到一年做次洁牙,清除顽固的牙结石
轻度阶段:洁牙+正确刷牙就能逆转
中度阶段:可能需要做龈下刮治等深度清洁
重度阶段:可能涉及牙周手术或拔牙修复
记住:越早治疗,越好花费越少!
误区1:"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好"→其实是炎症表现
误区2:"年纪大了掉牙很正常"→其实是牙周病作祟
误区3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→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
误区4:"治疗一次就能"→需要长期维护
误区5:"不痛就不用管"→等痛了就晚了
别仗着年轻不当回事!现在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就出现牙龈萎缩。熬夜、压力大、爱喝奶茶都会加速牙周病发展。建议每年做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别等到相亲时不敢笑才后悔。
后要提醒大家,网传的盐水漱口、牙膏治牙周病等方法都不靠谱。如果发现有疑似症状,明智的选择是尽快预约牙周检查。毕竟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,你说对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