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刷牙却还是蛀牙?洗牙后牙龈仍会出血?其实80%的口腔问题都源于忽视日常预防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我想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口腔预防保健不是复杂的医学课题,而是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的生活习惯。
千万别小看每天2次的刷牙。临床数据显示,横着大力刷牙的人,5年内出现楔状缺损的概率高出3倍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动清洁,门牙内侧要竖直刷,咬合面来回刷,整个过程少2分钟。建议选择软毛牙刷,每3个月更换一次,电动牙刷的清洁效率比手动高30%。
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的40%藏在牙缝里。长期堆积的食物残渣就是牙龈炎和邻面龋的元凶。截取30cm牙线,缠绕双手中指,用食指拇指控制,像拉锯般滑入牙缝,紧贴牙面上下刮擦。如果觉得传统牙线操作困难,可以尝试牙线棒或冲牙器,但要注意水流强度不宜过大。
很多上班族喜欢用漱口水"偷懒",但杀菌成分无法清除牙菌斑生物膜。含氟漱口水可以作为辅助,建议在刷牙后使用,停留30秒吐出,之后半小时不要喝水。特别注意:治疗性漱口水(如氯己定)连续使用不要超过2周,否则可能口腔菌群平衡。
即使每天认真清洁,牙结石还是会悄然形成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超声波能清除牙龈线下2-3mm的结石。很多人洗牙后觉得"牙缝变大",其实是清除了长期占据位置的结石。记住:洗牙不会损伤牙釉质,出血正说明牙龈存在炎症。
碳酸饮料的酸性会直接腐蚀牙釉质,喝完建议先用清水漱口,30分钟后再刷牙。粘性高的饼干、软糖比蔗糖更易致龋,而奶酪、苹果等食物能刺激唾液分泌,帮助中和酸性环境。吸烟者要特别警惕,尼古丁会使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炎症症状,等发现时往往已发展到牙周炎。
孩子6岁萌出的恒磨牙(六龄齿)是早的恒牙,也是终生使用率高的牙齿。窝沟封闭的佳时机是牙齿完全萌出尚未龋坏时,通常6-8岁做后牙,11-13岁做前磨牙。家长要帮助孩子刷牙到7岁,使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,夜间刷牙后不再进食。
口腔健康就像默默运转的齿轮,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一旦出问题就会影响全身。从今天开始改变一个小习惯,比如晚餐后用牙线清理一次牙齿,或者把碳酸饮料换成茶水。要知道,种植一颗牙的费用足够做20次洗牙,预防的性价比永远高于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