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被牙疼惊醒,喝口热水突然触电般酸软——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的警告信号。作为牙科门诊接诊率高的病症之一,牙体牙髓病困扰着近80%的成年人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这个"小病大痛"的健康话题。
当牙齿出现这些情况时就要当心了:吃冰激凌时突然酸软,刷牙时牙龈出血,咬硬物有刺痛感,甚无缘无故自发疼痛。这些症状背后,往往是龋坏已经突破牙釉质,正在向牙髓腔进军。就像树根坏死会影响整棵大树,牙髓一旦感染,不仅疼痛难忍,还可能引发面部肿胀、发烧等全身反应。
很多人误以为"忍忍就过去了"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牙医临床上常见两种极端:一种是发现小黑点就紧张就医,这类患者往往只需简单补牙;另一种是疼到睡不着才来就诊,这时通常需要做根管治疗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牙齿也需要呵护。
现在的牙体牙髓治疗早已告别"电钻恐惧症"。麻醉技术让治疗过程几乎零不适,显微根管治疗仪能清理感染组织,生物相容性填充材料既美观又耐用。对于损坏的牙齿,还可以选择嵌体或全冠修复,完整保留天然牙根。
用牙签剔牙可能扩大牙缝,嚼冰块容易造成隐裂,横向刷牙反而伤害牙龈。要命的是"牙疼就吃抗生素",这治标不治本,还可能产生耐药性。正确的做法是:使用含氟牙膏,每天少刷牙两次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,每半年洗一次牙。
儿童要严防奶瓶龋,青少年注意矫治器清洁,中年人要警惕牙周病,老年人假牙护理更不能马虎。孕妇尤其要注意,妊娠期牙龈炎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家里可以备些应急的牙科蜡、临时填充材料,但记住这些都不能替代治疗。
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,确认医生有医师资格证书。正规机构的消毒室必须分区,器械要经过高温灭菌。现在很多医院开通了线上问诊,初筛问题非常方便。治疗价格应该公开透明,遇到"引流"要格外警惕。
牙齿问题没有"偏方"可言,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选。下次当你对着美食犹豫要不要忍痛咀嚼时,别忘了健康的牙齿才是享受生活的基础。建议收藏本文,把口腔健康意识分享给身边总说"牙疼不是病"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