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吃饭时照镜子发现菜叶卡在牙缝里,拍照时总是不自觉抿嘴,这些尴尬时刻可能都在提醒你:该考虑整牙了。如今越来越多成年人加入牙齿矫正行列,但面对琳琅满目的牙套选择,很多人站在口腔诊所的展示柜前直犯难。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十年的老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帮你理清思路。
传统金属牙套仍是学生党的,单从价格来看确实亲民。不过现在的金属托槽早已不是"大钢牙"那么夸张,迷你托槽体积缩小40%,边缘都做成圆角设计。上周见到刚复诊完的银行职员小林,她戴着新换的陶瓷托槽笑着说:"客户都没发现我在矫正,还以为我只是补了颗牙。"
要注意的是这种托槽需要每月定期加力,吃着咖喱突然发现橡皮圈变黄的尴尬确实难避免。对于经常见客户的职场人,可以多花点预算选自锁托槽,复诊周期能延长到6-8周。
商务人士爱的隐形牙套确实方便,上周拆箱的隐适美新包装里居然配了紫外线消毒盒。但别被迷惑了,这种需要高度自律——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,吃块巧克力都得摘下来刷牙。口腔正畸学博士张明在分享时提到:"去年有三位隐形矫正失败转金属托槽的,都是因为总忘记戴保持器。"
现在市面出现很多"7天快效"的,要当心。正规隐形矫正少需要12-18个月,那些号称能跳过排齐阶段的,很可能造成牙根吸收。近有个设计师患者就是图快选了非正规机构,现在门牙出现轻微松动,正在接受二次治疗。
近两年开始流行把托槽粘在牙齿内侧,钢琴老师季雯选择的就是这种。她说:"教课时要不停示范口型,传统牙套会刮嘴。"但这种技术对医生要求极高,光粘托槽就要多花1小时。值得注意的是,初期会明显影响发音,有位主播客户适应了整整两个月才找回标准普通话。
价格也是所有类型里贵的,相当于普通矫正的两倍。而且要特别注意清洁,上周有个患者就因为清理不到位,托槽周围出现脱矿白斑。
"我都30岁了还能矫正吗?"这是后台收到多的问题。其实牙齿与年龄关系不大,关键看牙周状况。上个月有位58岁的阿姨成功完成矫正,但前提是她坚持治疗了两年牙周炎。如果牙龈经常出血或牙齿明显松动,建议行牙周治疗再考虑正畸。
现在有种离谱说法是戴牙套能改变脸型,要特别注意。确实深覆合患者矫正后下巴线条会更明显,但指望通过牙套变成瓜子脸根本不现实。上周面诊的大学生就因为轻信网红分享,拿着P过的照片要求做出同款。
无论选择哪种牙套,吃完东西立即刷牙都是铁律。正畸专用牙刷现在都升级成V型刷毛了,可以同时清洁托槽上下缘。冲牙器也建议备一个,特别是戴隐形牙套的,牙缝清洁不到位很容易引发邻面龋。
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:矫正期间好别涂口红。昨天有位患者复诊,金属托槽上沾满唇膏,清理时托槽竟然脱落了。如果非要化妆,建议选择哑光质地的润唇膏。
后提醒准备矫正的朋友,务必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医疗机构。现在有些美容院也偷偷开展正畸项目,用的是没有医疗器械证的"美容冠",已经出现多起牙神经坏死的。记住,矫正牙齿终究是医疗行为,再着急也要把放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