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早期的信号。很多人对牙龈问题不太在意,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莫及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困扰大多数成年人的口腔问题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。就像房子的地基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建筑一样,牙周病会逐渐支撑牙齿的牙槽骨,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,超过80%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。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,很多人都是在洗牙时被牙医告知才发现问题的。
如果你经常遇到以下情况,就要警惕牙周病了:
- 刷牙时牙龈出血 - 牙龈红肿、触碰疼痛 - 口臭问题难以改善 - 牙齿看起来变长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 - 吃东西时牙齿使不上劲 - 牙齿出现轻微松动
牙菌斑是罪魁祸首。当我们没有清洁干净牙齿时,细菌就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。时间长了,这些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,引发炎症反应。
如果没有及时处理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牙周韧带和牙槽骨。这时就发展成了牙周炎,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。
1. 基础治疗阶段 牙医会行的口腔检查,包括拍X光片查看骨吸收情况。然后通过的洗牙去除牙结石和菌斑,必要时还会进行根面平整。
2. 手术治疗阶段 对于中重度牙周炎,可能需要通过牙周手术来清理深层的感染组织,创造条件让牙龈重新附着。
3. 维护阶段 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一次,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维护性治疗。
预防牙周病其实很简单,关键是要做到:
- 每天少刷牙两次,使用巴氏刷牙法 - 学会正确使用牙线清理牙缝 - 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 - 控制血糖(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) - 戒烟(吸烟会加重牙周病)
误区一:牙龈出血是上火 很多人把牙龈出血归结为"上火",喝凉茶了事。其实这是牙龈发炎的明确信号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齿松动 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是因为去除了堆积的牙结石,这些结石本来就该清除。
误区三:牙齿不疼就没事 牙周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疼痛,等感觉到疼痛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。
Q:治疗牙周病要多久? A:基础治疗一般需要2-4次就诊,整个治疗过程可能需要3-6个月。
Q:治疗后牙齿还会松动吗? A:轻中度牙周炎通过治疗可以稳定住病情,但已经丧失的骨质无法完全。
Q:牙周病能吗? A:牙周病是慢性病,就像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管理,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得。
记住,牙周健康直接影响全身健康。研究发现,牙周病与心脏病、糖尿病、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疾病都有密切关联。从现在开始重视牙龈健康,就是在为未来的生活质量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