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有位40多岁的患者因为舌头溃疡三个月不好,检查发现是早期口腔癌。其实很多的口腔问题都是从黏膜病变开始的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危害不小的口腔黏膜病。
口腔黏膜就是覆盖在口腔内壁的那层"皮肤",常见的口腔溃疡、白斑、扁平苔藓都属于黏膜病范畴。这些病变可能单独出现,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。
1. 超过两周不愈合的溃疡:普通口腔溃疡7-10天就能自愈,如果同一位置溃疡反复发作或超过两周不见好转,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2. 口腔内出现白色或红色斑块:黏膜表面出现擦不掉的白色斑块,或者异常的红斑,都可能是病变信号。
3. 不明原因的黏膜粗糙感:有些人会感觉口腔内壁变得粗糙,像砂纸一样,这往往意味着黏膜发生了改变。
4. 持续的口干、灼烧感:排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后,持续的口干、灼烧感可能与黏膜病变有关。
5. 张口困难或吞咽不适:当病变影响深层组织时,会出现张口困难、吞咽疼痛等症状。
1.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:俗称"口疮",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溃疡,有自限性。
2. 口腔白斑:黏膜表面出现擦不掉的白色斑块,属于癌前病变。
3. 口腔扁平苔藓:特征性白色条纹或网纹,伴有充血糜烂。
4.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:与咀嚼槟榔密切相关,表现为张口受限。
5. 口腔病:表现为黏膜充血、白膜,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1.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:每天刷牙两次,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
2. 戒烟限酒:烟酒是多种口腔黏膜病的明确诱因。
3. 饮食均衡: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、维生素C的食物。
4. 避免刺激:少吃辛辣、过烫食物,改正咬颊、咬唇等不良习惯。
5. 定期检查: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如果发现口腔黏膜有异常变化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。医生会根据病情建议做活检、检查等,必要时还需要做影像学检查。
治疗方面会根据具体病因而定,可能包括局部用药、全身用药、光动力治疗等。早期发现和干预,大多数黏膜病都能得到的控制。
后要提醒大家,口腔黏膜病不是小事,有时候可能是全身疾病的"信号"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发现问题及时就医,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口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