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前因为蛀牙缺失了三颗大牙,我咬牙做了种植牙手术。现在回头看,如果能重来一次,我依然会选择种植牙——但一定会花三个月时间对比医生,而不是像当初那样草率决定。这些年认识的种植牙朋友里,好的占多数,而我的问题主要源于医生技术不够精细(以下为个人经历,后遗症因人而异)。
刚做完手术那半年,牙龈经常莫名其妙出血,吃苹果总会留下淡粉色牙印。现在十年过去了,虽然不再出血,但种植体周围的牙龈颜色始终比原生牙龈浅一点,像蒙了层半透明的纱。意外的是味觉变化,原来能尝出黑巧克力70%和85%的区别,现在只能尝出"甜"和"苦"两种层次。
(我的种植牙X光片)
这十年基本告别了啃甘蔗、嚼牛筋这类硬食,有次试吃脆骨差点把牙冠硌裂。虽然种植体号称能承受200磅咬合力,但牙槽骨被钻孔的地方始终是薄弱点,有时候突然咬到沙粒,整个颌骨都会"嗡"地发麻。
医生当年说3个月就能适应,可直到现在,我舌头舔到金属基台时还是会有种碰到门把手的冰凉触感。下排左侧的种植牙特别敏感,每次喝冰美式,那里总是个感知到温度,像含着小块金属冰块。
麻烦的是牙线清洁。普通牙缝用牙线一滑就过,种植牙周围必须用特制超细牙线,像在穿绣花针。有次体检发现邻牙出现轻微松动,医生说可能因为清洁不到位导致骨流失——而清洁难度大正是种植牙本身特性。
缺失牙的位置会出现轻微骨吸收,这是所有种植牙都避免不了的。我右边面部比左边薄了约2毫米,拍照时得刻意用头发遮挡。有次同学聚会,老友说我的笑容弧度变了,这才意识到种植牙确实改变了肌肉发力方式。
现在主流种植牙患者多是30-50岁群体,年轻人可能觉得种牙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事。但以我经验看,早做反而更好。我同期有个55岁病友,骨结合速度比我慢了一倍。
关键的是医生选择:
1. 看医生专攻种植牙的年限(少500台同类型手术经验)
2. 要求查看真实病例的术前术后CT对比
3. 别被"即刻负重"等概念迷惑,传统二期手术反而更稳妥
附上深圳具备种植牙资质的10家医疗机构(按卫健委新公布名单整理):
深圳腔科
医院口腔医学中心
深圳友睦口腔门诊部
深圳同步口腔门诊部
深圳正夫口腔连锁机构
深圳格伦菲尔口腔
深圳麦芽口腔医院
深圳博爱曙光医院口腔科
深圳世纪河山口腔门诊部
深圳爱康健口腔医院
后想说,种植牙确实极大改善了咀嚼功能,但别期待它和真牙完全一样。就像换人工关节能走路但跑不快,种植牙能吃饭但嚼不香——接受这点,反而更容易满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