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反应是"上火",殊不知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牙周病作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,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不多。
早上刷牙时牙膏沫带血,吃苹果留下血印,这些常见现象往往被忽视。牙周病初表现为牙龈炎——菌斑中的细菌刺激牙龈,导致组织充血肿胀。此时若及时进行洁牙和正确口腔护理,炎症是可逆的。
当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警惕:牙龈从粉红色变为暗红色、口腔异味难以消除、牙齿间出现黑色三角缝隙。这些都是牙周组织被的征兆,继续发展会导致牙槽骨吸收,终牙齿松动脱落。
吸烟者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3-6倍,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抑制牙龈修复能力。孕妇由于激素变化,牙龈对菌斑反应更敏感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口腔更易发生感染。此外,长期服用某些药物(如抗癫痫药)也会影响牙龈健康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佩戴矫正器的青少年如果清洁不到位,食物残渣滞留会加速牙菌斑堆积。而中老年群体随着年龄增长,牙龈自然萎缩会使牙根暴露,增加患病风险。
早期牙周炎通过洗牙和龈下刮治就能控制,中晚期则需要更复杂的牙周手术。很多患者拖到牙齿明显松动才就医,此时骨吸收往往超过50%,治疗难度大且有限。
现在常用的激光辅助治疗能去除病变组织,减少出血和不适感。对于骨缺损病例,结合GBR骨增量技术或PRF生长因子治疗,可以提高牙周组织再生能力。
1. 使用巴氏刷牙法,牙刷倾斜45度朝向牙龈沟,每次少刷满2分钟
2. 牙线清洁邻面比刷牙更重要,每天少使用一次
3. 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洁牙,吸烟者需缩短3-6个月
4. 控制血糖血压,戒烟限酒减少全身因素影响
5. 出现牙龈出血及时就诊,不要自行服用药
误区一: 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,清除后暴露出原有问题
误区二: "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"——临床数据显示90%的牙龈出血源于局部菌斑刺激
误区三: "老掉牙是自然现象"——牙齿本该伴随终身,脱落多是牙周病导致
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包裹树根的土壤。土壤流失再多,大树也难以屹立。关注牙周健康,从今天认真清洁每一颗牙齿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