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在敲门。很多人觉得这只是"上火",殊不知这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悄悄侵蚀半数成年人口腔健康的隐形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,紧贴牙齿表面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,细菌会产生刺激牙龈,就像把皮肤长期泡在脏水里。初期可能只是刷牙出血,但随着炎症向深层发展,牙龈会开始退缩,牙齿看起来越来越长。时,包围牙齿的骨质都会被溶解,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,牙齿终会松动脱落。
阶段:牙龈炎。刷牙时牙刷上有粉色泡沫,牙龈边缘发红,这是可逆的阶段。
第二阶段:轻度牙周炎。出现持续性口臭,牙龈开始萎缩,牙缝逐渐变大。
第三阶段:中重度牙周炎。牙齿松动移位,冷热敏感,可能伴随牙龈脓肿。
定期洗牙就像给牙齿做"大扫除",但对于已经形成的牙周袋,普通洗牙就像只打扫地面而不管地毯下的灰尘。中度以上牙周炎需要龈下刮治,用特殊器械清理牙龈深处的结石。很多人治疗时会有疑问:"不痛不痒为什么要治?"其实就像高血压没有症状却要服药一样,牙周病的往往是不可逆的。
三个关键动作就能避开80%的风险:
1.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牙刷永远够不到的盲区
2. 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)
3. 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
"治疗一次就能"是大的误解。牙周病管理就像糖尿病控制,需要终身维护。治疗后头三个月尤其关键,需要每2-4周复查。另外,孕妇、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更易患牙周病,需要特别关注。记住,及时治疗的费用可能不到种牙的十分之一。
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用"近太累"自我安慰了。牙齿的"地基"正在被掏空,早发现早干预,才能保住这口天然牙齿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原装货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