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牙齿健康是许多家长容易忽视的问题。乳牙虽然会脱落,但它们对恒牙的生长、面部发育甚语言能力都有重要影响。今天,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,帮助家长避开常见误区。
很多家长认为“乳牙坏了不用治”,这是大的认知错误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陪伴孩子度过成长关键期。如果乳牙因龋齿过早缺失,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、咬合异常,时甚影响颌骨发育。临床数据显示,早期进行规范治疗的儿童,恒牙龋齿率能降低40%以上。
1. 奶瓶龋:常见于长期夜奶的幼儿,表现为门牙大面积发黑。建议1岁后戒除夜奶,每次喂奶后清洁牙龈。
2. 蛀牙:儿童牙齿矿化程度低,进展速度是的3倍。发现黑线或白斑就要及时就诊,浅龋可通过氟化泡沫控制。
3. 牙齿外伤:玩耍摔倒导致牙齿断裂时,要保存断片(置于牛奶中),1小时内就医再植较高。
恐惧感是儿童抗拒看牙的主因。正规儿科牙医会采用“Tell-Show-Do”原则:先用玩具器械演示,治疗时配合儿童专用镇静。对于低龄患儿,推荐选择门槛低的预防性项目(如涂氟)建立信任。家长切忌用“打针”等词汇恐吓孩子,可以说“让医生数数你的小白牙”。
2-3岁:家长用硅胶指套帮孩子清洁,每半年涂氟一次。
4-6岁:学习巴斯刷牙法,及时做窝沟封闭。
7-12岁:关注换牙期秩序,乳牙滞留需及时拔除。
• 看牙应在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
• 选择有儿童口腔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
• 日常使用含氟牙膏(3岁以下米粒大小)
• 避免交叉感染:不要用嘴试食物温度或共用餐具
儿童牙齿治疗的核心在于预防大于治疗。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,定期检查,就能让孩子远离牙病困扰。如果发现孩子有磨牙、拒食、牙龈红肿等情况,建议及时预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