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时反应是"再等等",结果等来的往往是钻心的牙疼。龋齿就像埋在牙齿里的定时炸弹,早期不处理,后期可能连累神经甚需要拔牙。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那些事,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补牙,不同材料怎么选,以及治疗全流程。
当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细菌腐蚀,初只是形成米粒大小的黑斑。这个阶段完全不痛不痒,但细菌会持续向牙本质层侵蚀。等发展到接近牙髓时,吃口冰淇淋都可能引发剧痛。临床数据显示,80%的根管治疗都是拖延补牙导致的。记住:越早处理,治疗越简单,花费越少。
树脂材料:性价比,接近牙齿本色的复合材料,适合前牙和浅龋,价格在200-600元/颗,但耐磨性稍弱。 玻璃:含氟化物能防继发龋,适合儿童乳牙或牙龈附近的缺损,价格200-400元,美观度略逊。 嵌体修复:用金属或全瓷定制"牙块",适合大面积缺损,强度高但需两次就诊,价格1500元起。
躺在牙椅上的30分钟会发生什么?医生会先用小刮匙清理腐质,这个步骤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。去净组织后,用蓝光固化树脂材料分层填充,每层厚度不超过2毫米。后调整咬合时,你会听到"咔嗒咔嗒"的试咬纸声。全程不需要打麻药的情况很常见,根本不像网上传的那么恐怖。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。有些人会出现短暂冷热敏感,一般1-2周消失。如果发现填充物脱落或持续疼痛,务必及时复诊。日常护理要用含氟牙膏,牙线清洁邻面,这些细节比材料选择更重要。
同样是补牙,为什么有人花200有人花2000?差价主要来自龋坏程度和材料选择。仅需单面填充的初期龋齿,树脂修补300元左右;涉及多个牙面的复杂情况,可能需要嵌体修复。各地政策不同,部分基础材料可以报销,提前能省不少钱。
"补牙会越补洞越大"是大误区,去除的只是组织;"银汞合金有毒"也不科学,正规机构使用的都是材料。真正要注意的是:孕期前三个月尽量避免牙科治疗,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特殊填充方案。
当你对着镜子发现牙齿有变色或黑线时,好的选择就是预约牙医做个检查。现代牙科的技术和显微设备,早已让补牙变成类似剪头发般的常规护理。记住:花小钱补小洞,才能避免以后花大钱做根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