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感觉牙龈出血、牙齿松动?刷牙时水池里老有血丝?这些可能是牙周炎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牙周问题影响着近成年人,但很多人拖到牙齿松动才后悔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会逐渐形成坚硬的牙结石。这些"石头"不断刺激牙龈,导致红肿出血,这就是牙龈炎阶段。如果继续放任不管,细菌会向牙根方向侵袭,支撑牙齿的牙槽骨,此时就发展为牙周炎。等感觉到明显牙齿松动时,往往已经损失了30%以上的牙槽骨。
早上刷牙时牙刷上有粉红色泡沫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轻微的出血症状容易被人忽略。除此之外,持续性口臭、牙龈肿痛、牙齿敏感、牙缝变大、吃东西使不上劲等,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给牙齿做体检一样简单。
针对不同程度,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:
1. 基础治疗:通过超声波洁牙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,配合抛光减少菌斑附着。对于牙龈下的结石,则需要进行龈下刮治,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酸胀感,但通常不需要麻醉。
2. 药物治疗:对于急性炎症期,可能会配合使用漱口水或局部用药控制感染。
3. 手术治疗: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龈翻瓣手术,直接清理深部感染组织。现代激光治疗也能去除病变组织,更快。
很多人因为害怕疼痛而拖延治疗。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,正规机构的治疗都在可忍受范围内。洁牙时就像用电动牙刷的感觉,深层刮治前会做局部麻醉。治疗后的酸软感2-3天就会消失,远比长期忍受牙龈肿痛要划算得多。
治疗后头两周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避免吃过冷过热食物。日常护理要记住"三三制"原则:每天刷牙3次、每次3分钟、饭后30分钟内漱口。牙线或冲牙器能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,建议每晚睡前使用。吸烟人士要注意,尼古丁会加速牙槽骨流失,戒烟能显著提高治疗。
很多人觉得"牙龈出血是小问题",等到牙齿松动移位才就医,此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其实早期干预不仅能保住牙齿,还能省下后续种植牙的高额费用。健康的牙周组织就像房子的地基,地基稳固了,上面的牙齿才能长久耐用。
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付款服务,不要把经济压力当作拖延治疗的借口。记住:今天在牙周健康上投入的每一分钟,都是在为未来省下治疗费和避免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