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上突然出现小黑点?吃冷热食物时隐隐作痛?这些可能是龋齿的信号。龋齿俗称"虫牙",是细菌侵蚀牙齿导致的损坏,如果不及时处理,小洞可能变成大问题。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那些事儿——为什么它很重要、怎么做,以及如何延长补牙的使用寿命。
很多人觉得"牙上只是个小黑点,不疼就不用管",其实龋齿就像埋在牙齿里的定时炸弹。初期可能只是影响美观,但随着腐蚀深入,冷热刺激痛、自发痛会接踵而来。更时,细菌会感染牙髓,引发剧烈牙痛,甚需要根管治疗。统计显示,85%的根管治疗病例都是由未及时处理的龋齿发展而来。
牙齿一旦缺损就无法自愈,拖延治疗只会让问题恶化。及早填充不仅能阻止龋坏扩散,还能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和更高的费用。一般来说,医生建议发现龋齿后1-3个月内完成填充为理想。
提到补牙,很多人脑海中浮现钻头的"滋滋"声。其实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这个过程舒适很多。标准龋齿填充通常分四步:
1. 检查判断: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片确认龋坏范围,浅层龋齿一次就能补好,深度龋坏可能需要分层处理。
2. 清理腐质:使用微创车针去除发黑的腐烂牙体,这个步骤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局部麻醉能不适。
3. 填充修复:根据牙齿位置选择材料——后牙常用结实耐磨的树脂,前牙则侧重美观的自然色材料。现在的主流填充体边缘密封性好,不易二次龋坏。
4. 抛光调整:让补牙区域与原生牙无缝衔接,确保咬合舒适。整个过程约20-40分钟,结束后即刻咀嚼功能。
走进牙科诊所,常听到医生问:"想用哪种材料?"目前主流选择有四种:
树脂材料:性价比,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和后牙小型缺损。缺点是长期使用可能轻微变色。
玻璃:含氟成分能防龋,多用于儿童乳牙。强度稍差,不适合大面积填充。
瓷嵌体:定制化程度高,适合较大缺损,美观度和耐用性俱佳,但价格较高且需要二次就诊。
银汞合金:虽然逐渐被淘汰,但在某些后牙大面积修复中仍有应用,优点是价格低、使用寿命长。
具体选择需要结合龋齿位置、个人预算以及牙齿功能需求,牙医会给出针对性建议。
刚补完牙的24小时内,建议避免用该侧咀嚼食物。长期维护记住三个要点:
1. 清洁升级:补牙边缘容易积聚菌斑,要用牙线清理邻接面,配合含氟牙膏强化牙釉质。
2. 避免"极端":少咬冰块、螃蟹壳等超硬物,也不要用牙齿开瓶盖,这些习惯容易造成填充体崩裂。
3. 定期检查:每6个月到1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通过设备能及早发现填充体老化或微渗漏。
据统计,规范护理的树脂填充体平均使用寿命可达7年以上。如果发现填充物脱落、边缘发黑或敏感加剧,要及时复诊处理。
Q:补牙后牙齿敏感正常吗?
A:轻微敏感持续1-2周属正常现象,避免过冷过热刺激。如果疼痛持续加重,需复查是否出现继发龋或牙髓问题。
Q:怀孕期间能补牙吗?
A:孕中期(4-6个月)是相对的治疗窗口期,但需提前告知医生孕期情况,避免含肾上腺素类麻醉剂。
Q:补过的牙齿还会再坏吗?
A:填充体与牙齿接缝处可能发生继发龋,这正是强调定期检查的原因。良好的口腔卫生能大幅降低复发风险。
牙齿问题无小事,及时干预是关键。发现龋齿不要拖,早补早轻松。保护好天然牙齿,才能享受美食、绽放自信笑容。如果对牙齿状况有疑虑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做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