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刷牙时经常出血、牙龈红肿,甚感觉牙齿有点松动,那可能不是简单的“上火”,而是牙周病在作祟。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早期可能只是牙龈炎,但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发展为牙周炎,时会导致牙齿脱落。
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和日常习惯息息相关:
1. 口腔清洁不到位:刷牙马虎、不用牙线,食物残渣堆积成牙菌斑,久而久之形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。
2. 吸烟: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牙龈组织,加重炎症。
3. 激素变化:比如孕期或青春期,激素水平波动可能让牙龈更敏感。
4. 其他疾病影响: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增加牙周病风险。
很多人以为牙龈出血“过几天就好”,但牙周病不会自愈。轻度牙龈炎可以通过洗牙和改善口腔习惯缓解;但如果发展到牙周炎,可能需要深层次清洁(龈下刮治),甚手术治疗。拖得越久,治疗越复杂,花费也越高。
治疗费用因人而异,主要看病情程度:
- 基础洁牙:200-500元(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)。
- 龈下刮治:按牙位收费,单颗牙100-300元,全口约2000-4000元。
- 牙周手术:针对重度患者,单次手术费用可能达数千元。
部分项目可用报销(如洁牙),具体需当地医院。
1. 每天刷牙两次:用巴氏刷牙法,每次少2分钟,别忘刷舌头。
2. 牙线不能少:牙刷清洁不到牙缝,牙线能清除70%的隐蔽菌斑。
3. 定期洗牙:建议每年1-2次,尤其是有吸烟或牙龈出血习惯的人。
4. 警惕早期信号: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敏感都可能是警报。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A:不会!牙缝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,洗牙后暴露出真实缝隙,需及时修复。
Q:牙周病能吗?
A:早期可控制,但已的牙槽骨不可逆。定期维护是关键。
牙周病从轻微到可能历经数年,但越早干预越好。如果你有相关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平时养成良好口腔习惯,才是省心又省钱的“方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