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发现牙齿上出现小黑点或是喝冷饮时突然刺痛,很可能龋齿已经找上门了。别急着恐慌,现代牙科的龋齿填充技术能让你的牙齿重获健康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讲清楚关于补牙的那些事儿。
早期的龋齿就像牙齿上的小雀斑,只在牙釉质表面形成浅褐色斑点。这时候医生用探针轻刮会有粗糙感,但你可能连痛觉都没有。如果发展到喝冰水时突然"酸爽",说明龋坏已经突破牙釉质到达牙本质层。的情况是晚上睡觉时牙神经一跳一跳地痛,这意味着细菌已经攻陷牙髓腔。
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对着镜子张大嘴,能看到的大牙黑斑多半是咬合面龋;牙齿侧面靠近牙龈处发黑,要警惕邻面龋;要是牙龈萎缩后牙根暴露部位变色,那就是根面龋在作祟。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银灰色的金属银汞合金、与牙齿同色的树脂材料,以及半透明的玻璃。银汞合金虽然结实耐用,但因为颜色突兀且需要磨除较多健康牙体,现在已经逐步退出主流市场。
树脂材料是目前的主力军,前牙推荐使用纳米树脂,后牙则更适合流动性更强的流体树脂。对于儿童乳牙或牙龈萎缩的老年人,会选用释放氟的玻璃材料,既能有防龋,又不会刺激牙龈。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过程。其实标准补牙就五步:首先医生会用小镜子检查,确定龋坏范围;然后可能拍张X光片看清牙齿内部情况;接下来用涡轮机去除腐质,这个阶段会有轻微震动感;处理好的窝洞要经过严格消毒;后才是填充材料并抛光。
全程需要配合的就是去腐阶段:当医生要求"咬住"或"头往左偏"时,一定要照做。现在很多诊所都配备麻醉仪,怕痛的朋友可以提前告知医生。
刚补完牙的两小时要禁食禁饮,这是为了让材料完全固化。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,尤其是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要时间。如果发现补牙处有持续性的咬合高点,一定要及时复诊调整,否则可能导致填充物脱落。
有个常见误区要纠正:不是说补过牙就万事大吉了。接口处容易堆积菌斑,建议补牙后要更注意清洁,可以配合使用牙线或冲牙器。
根据龋坏程度和选用材料,补牙费用差异较大:早期浅龋用普通树脂填充约200-400元;涉及两个牙面的中度龋坏需要400-600元;如果已经接近牙神经需要垫底保护,费用可能达到800-1200元。需要提醒的是,发现小黑点越早就诊,花费就越少。
现在明白为什么牙医总强调"定期检查"了吧?每半年花几分钟让医生看看牙齿,可能就省下未来几千元的治疗费。记住,对待龋齿就像对待小火苗,扑灭在萌芽阶段容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