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经常被牙疼折磨得睡不着觉?看着别人补牙动辄上千,洗牙好几百,心里直打鼓:日常口腔护理到底要准备多少预算?今天我们就来算笔明白账,告诉你哪些钱能省、哪些不能省。
牙刷+牙膏+牙线这三件套,选对不选贵。超市里十几块的含氟牙膏完全够用,电动牙刷入门款200元左右能用两年,平均每月多花8块钱。牙线比冲牙器便宜一半,每月20块足够。这笔固定支出算下来,50元/月就能覆盖基础清洁。
洗牙不是浪费钱!医院普通洁治150-200元/次,每年1-2次就能有效预防牙结石。再加一次口腔检查(50-100元),相当于每天存8毛钱,就能把龋齿、牙龈炎扼杀在萌芽期。很多人等牙疼才就医,往往要多花10倍治疗费。
6-12岁做窝沟封闭,每颗牙80-150元,通常做4颗大牙就够了。氟化泡沫防护每季度1次,每次40-60元。这两项每年花费约500元,但能降低60%的儿童龋齿率。相比后期补牙(300-500元/颗)或根管治疗(2000元起),这才是真省钱。
35岁后牙周病高发,深度洁治(刮治)800-1500元/全口,重度患者可能需要2-4次。缺失牙尽早修复,义齿800元起,固定桥3000元起,拖延会导致邻牙倾斜,矫正费更贵。及时处理这些问题,总花费能控制在5000元内,比拖到种牙省下好几万。
超市20元的"美白牙膏"基本没用,冷光美白600-1500元才有效;网红漱口水不能替代刷牙,9.9元的含氟款足够;牙贴面美容单颗2000元起,健康牙别随便磨。记住:治疗的钱不能省,但所有宣称"""神奇"的护理产品都要警惕。
补牙树脂材料,医院300元和诊所500元的品质可能完全一样。但复杂拔牙一定要选综合医院,50元的术前验血能避免大出血风险。保存好病历和收费清单,同一城市不同医院的定价可能差3倍。
看完这份清单你会发现:90%的口腔问题,其实每年花1000元预防就能解决。真正烧钱的是拖延和错误护理。现在打开手机预约个洗牙,可能就是未来省下5位数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