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牙齿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,不少人都有相关困扰。它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如果不及时干预,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就来牙周病的基本常识和主流治疗方式。
通俗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的“地基”出了毛病。主要指牙龈、牙槽骨等支撑牙齿的组织发生感染和。常见症状包括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、口腔异味、牙齿变长或松动等。如果不加以干预,会明显影响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。
日常口腔清洁不到位、长期吸烟、糖尿病患者、激素水平变化人群(如孕妇)以及有家族史的人,都属于牙周病高发群体。此外,牙齿排列不齐、戴修复体或正畸装置的人,如果清洁不,也更容易积聚牙菌斑,导致牙周组织发炎。
治疗牙周病需根据病情的程度选择相应方案。常规治疗包括基础清洁和药物干预,中重度情况则可能需要手术协助。
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洁治(洗牙)和刮治(深层清洁),去除牙结石和菌斑,控制炎症。很多人定期洁牙后出血问题就会明显改善。
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,比如口服抗生素或用漱口水控制感染。但药物不能替代机械清洁,只靠漱口水是治不好牙周病的。
如果牙周袋较深或伴有骨缺损,医生可能建议牙周手术,如翻瓣术、引导性骨再生等,目的是清除感染并重建受损组织。
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保持定期复查。日常中必须认真刷牙、使用牙线或冲牙器,戒烟控糖,减少菌斑堆积。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早处理。
牙周病属于口腔专科疾病,建议选择具备正规资质的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就诊。这类机构通常配备的牙周医生和相应诊疗设备,能开展系统性的牙周评估与治疗。
不少城市也有连锁口腔门诊牙周基础治疗,如洁牙、刮治等。如果病情复杂,仍建议转诊更专科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评估。
牙周病虽然常见,但可防可控。重要的还是从日常清洁入手,认真刷牙、用好牙线,并坚持定期检查。一旦出现牙龈出血、肿胀等症状,建议尽早看医生,别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。早发现、早干预,是留住健康牙齿有效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