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,或是检查发现乳牙龋坏时,很多家长都会陷入焦虑:该不该治?怎么治?会不会影响恒牙?作为从业10年的儿科牙医顾问,我将用直白的语言解答家长们的真实困惑。
这个误区耽误了很多孩子。乳牙从6岁开始替换,到12岁左右才全部换完。若过早缺失会导致邻牙倾斜、恒牙萌出障碍,甚影响颌骨发育。去年接诊的7岁男孩,因乳磨牙早失导致恒牙错位,后续矫正费用是补牙的10倍。
简单来说,涂氟就像给牙齿穿防弹衣,适合所有牙面;窝沟封闭则是给磨牙上的沟壑填保护层。建议3岁起每半年涂氟一次,6岁后对恒磨牙做窝沟封闭。注意!这两种预防措施都不报销,但花费不到蛀牙治疗的1/5。
儿童牙科诊所会准备动画片、玩具等分散注意力。对于特别恐惧的孩子,建议选择晨间就诊(精神状态较好),治疗前避免说"别怕""不疼"等暗示性词汇。实在无法配合的,可考虑全麻下一次性处理,但需严格评估身体状况。
地包天、龅牙等骨性问题建议7岁就要干预。去年有个,8岁女孩通过矫治器6个月就纠正了地包天,若等到12岁可能就需要手术。具体的矫正方案必须由正畸医生面诊后制定。
6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牙刷,孩子手部力量不足时,电动牙刷反而容易损伤牙龈。挑选牙刷要注意:刷头不超过2颗牙宽度,刷毛要软,手柄防滑。关键的是家长要帮孩子刷牙到7岁,之后刷牙到10岁。
如果恒牙完全脱落,要捏住牙冠(别碰牙根),用生理盐水或牛奶冲洗后放回牙槽窝,30分钟内就诊高。若无法复位,可含在舌下或泡在牛奶中送医。切记不要用纸巾包裹或清水长时间浸泡。
除了常见的牙疼、黑斑外,这些情况容易被忽视:经常口呼吸、睡觉磨牙、咬合时有异响、刷牙出血超过一周。特别是换牙期出现"双排牙",一定要及时拔除滞留乳牙,避免恒牙错位。
1. 控制摄糖频率比限制总量更重要,吃10次糖果每次1块,比一次吃10块更伤牙
2. 刷牙后不要立即漱口,让氟化物在牙齿上多停留会儿
3. 每3个月更换牙刷,感冒后必须换新
后提醒家长,不要等孩子喊疼才就医,每年1-2次常规检查能预防90%的牙齿问题。下次带孩子检查时,不妨问问医生这三个问题:目前牙齿发育是否正常?有哪些潜在风险?我现在能做哪些预防措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