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每年洗一次牙"这句话你可能听过很多次,但真正去做的人却不多。有些人觉得刷牙就够了,有些人怕洗牙会疼,还有人担心洗牙会把牙齿洗坏。今天我们就来,洗牙到底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牙医总劝你要定期洗牙。
你可能会发现,就算每天认真刷牙,牙齿上还是会有一层黄黄的、硬硬的东西,这就是牙结石。它就像水壶里的水垢一样,是日积月累形成的。刷牙能清理掉大部分软垢,但对已经钙化的牙结石为力,这时候就需要洗牙来帮忙了。
洗牙的名称叫"龈上洁治",就是用超声波设备把牙齿表面的牙结石震碎,再用水流冲走。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牙齿,反而能预防更的问题。
1. 预防牙龈出血和口臭 牙结石就像细菌的"老巢",会引起牙龈发炎、出血,也是口臭的重要源头。很多人以为牙龈出血是"上火",其实是牙结石在作祟。
2. 阻止牙齿松动 长期不清理的牙结石会向下蔓延,支撑牙齿的牙槽骨。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就开始掉牙,往往就是从年轻时忽视洗牙开始的。
3. 省钱省时间 洗牙一次几百元,但如果发展到牙周炎,治疗费用可能要上万,还要反复跑医院。定期洗牙是划算的"牙齿保险"。
误解1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 :牙缝本来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理后反而更健康。如果觉得牙缝变大,说明早就该洗牙了。
误解2:"洗牙特别疼" :健康的牙龈洗牙时只有轻微酸胀感。如果特别敏感,可以告诉医生调整功率,或者选择舒适化洗牙。
误解3:"洗牙会让牙齿变白" :洗牙只能还原牙齿本色,想要美白需要另外做项目。不过去掉牙结石后,牙齿确实会看起来干净很多。
误解4:"洗一次管一辈子" :牙结石会不断形成,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,吸烟喝茶的人可以更频繁些。
误解5:"小孩子不用洗牙" :青少年也可能长牙结石,尤其戴牙套的小朋友更要注意定期检查。
1.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消毒不规范的小诊所可能传染疾病 2. 洗牙前可以吃些东西,避免低血糖,但别吃太刺激的食物 3. 敏感的人可以提前和医生沟通,现在有舒适化洗牙选项 4. 洗牙后2小时内不要吃深色食物,24小时内不要喝浓茶咖啡 5. 如果洗牙后几天有轻微酸软是正常的,用温水漱口会缓解
✔ 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 ✔ 牙齿表面有黄色、褐色沉积物 ✔ 口腔异味反复出现 ✔ 牙齿看起来"变长"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 ✔ 备孕前(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)
看完这篇文章,相信你对洗牙已经有了全新认识。牙齿健康不是小事,花个把小时洗牙,可能让你80岁还能吃嘛嘛香。下次再听见牙医说"该洗牙了",可别再犹豫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