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看到牙刷上有血丝,咬苹果时留下血印子,照镜子发现牙龈红肿……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很可能在提醒你:该做牙周治疗了。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只是小事,但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,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
健康的牙龈紧紧包裹住牙齿根部,像一件天然防护衣。当口腔清洁不到位,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,逐渐钙化变成牙结石。这些"细菌堡垒"会持续刺激牙龈,导致牙龈炎——这时你会感到刷牙出血、口臭加重。
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部蔓延,牙槽骨。就像树根周围的土壤流失,牙齿开始松动移位,后甚可能脱落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炎的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,研究显示它与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关联。
• 牙龈经常性出血,尤其在刷牙或吃硬物时
• 口腔长期有异味,漱口难以消除
• 牙龈颜色暗红,触碰时有疼痛感
• 牙齿看起来变长(牙龈萎缩导致)
• 牙齿出现松动或咀嚼无力感
当出现以上任意两种症状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通过牙周探诊和X光片,医生能判断炎症程度。别等到牙齿松动才后悔,早期治疗能保住更多天然牙。
针对不同阶段,牙周治疗分为几个步骤:
基础治疗阶段
通过超声波洁牙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(俗称洗牙),配合手工刮治清理牙龈下的菌斑。这个过程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,但现代仪器的进步已经大大提升了舒适度。
手术治疗阶段
对于中重度患者,可能需要做牙龈翻瓣术,直接清理深部感染组织。有些骨缺损病例还会配合骨粉植入,帮助牙槽骨再生。
维护治疗阶段
治疗后每3-6个月需要复查,通过维护防止复发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的牙周组织也需要长期呵护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这是典型误区。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,清除后暴露出真实状况。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加速牙龈萎缩。
治疗过程很痛苦吗?
现在普遍采用麻醉技术,配合精细器械,多数患者反馈不适感比想象中轻得多。
治疗后能维持多久?
持久度取决于日常护理。坚持使用牙线、正确刷牙的患者,治疗能保持5年以上。
• 每天少两次巴氏刷牙法,每次不少于2分钟
• 学会使用牙线清理牙缝,这是牙刷无法替代的
• 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
• 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
• 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牙周健康
记住: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事。就像每天洗脸一样,口腔健康需要持续关注。及时干预不仅能保住牙齿,更能避免后续更复杂的修复治疗。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建议选择具备牙周专科的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