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,许多家长才次意识到儿童牙齿健康的重要性。事实上,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甚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功能和面部发育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,帮助家长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。
不少家长认为"乳牙反正会换,蛀了不用管",这是大的误区。乳牙从6岁开始替换,后一颗大牙要到12岁左右才脱落。如果提前蛀坏,不仅会导致恒牙萌出位置异常,还可能因长期单侧咀嚼影响颌骨发育。临床中常见的"地包天""龅牙"等问题,往往与乳牙早失有关。
1. 奶瓶龋:夜间含奶瓶睡觉的婴幼儿,门牙易出现大面积龋坏,时会导致牙髓炎。
2. 窝沟龋:6岁萌出的"六龄齿"表面沟壑深,食物残渣堆积易引发蛀牙。
3. 牙列不齐:吮指、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可能造成牙齿排列问题,佳干预年龄是8-10岁。
4. 外伤脱落
孩子运动摔倒导致牙齿断裂或脱落时,应将牙齿保存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,30分钟内就医再植高。 恐惧牙医是孩子的正常反应,家长可以这样做:
- 就诊前用绘本讲解治疗过程,如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》
- 避免使用"打针""疼"等刺激性词汇,改用"让牙齿睡个小觉"等温和表述
- 初次就诊尽量选择简单检查,建立信任后再进行复杂治疗 3岁前应由家长帮助刷牙,选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(米粒大小即可)。每年两次涂氟能提升牙齿抗龋能力,而6-12岁期间的窝沟封闭更是预防龋齿的关键措施。值得注意的是,电动牙刷的震动可能让低龄儿童不适,手动牙刷配合巴斯刷牙法同样有效。 - 0-3岁:戒除夜奶习惯,出牙后即可用纱布清洁牙龈
- 3-6岁:培养自主刷牙习惯,家长需每晚补刷一次
- 6岁以上: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定期检查恒牙萌出情况 牙齿矫正并非越早越好。单纯的牙列不齐建议恒牙替换完成后(12岁左右)干预,但存在骨骼发育问题时(如反颌),则需要7-10岁进行早期干预。目前儿童常用的矫治器、隐形牙套等技术都很成熟,具体方案需由正畸医生评估。 选择儿童齿科诊所时,建议考察是否有诊室、玩具安抚区等儿童友好设施。治疗前让孩子充分休息,避免空腹或过饱状态就诊。对于特别抗拒的孩子,可以考虑采用镇静等舒适化治疗手段。 儿童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共同守护。记住:定期检查比疼痛时补救更重要,预防投入1块钱,相当于治疗节省10块钱。如果您对孩子的牙齿状况有疑问,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。让孩子配合治疗的小技巧
预防胜于治疗的日常护理
不同年龄段的护牙重点
关于儿童正畸的注意事项
看牙前的实用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