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可能对“牙体牙髓病”这个词感到陌生,但说到蛀牙、牙痛、牙齿敏感,大家一定不陌生。其实,这些常见问题大多与牙体牙髓病有关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影响口腔健康的关键问题。
牙体牙髓病主要分为两类:牙体疾病和牙髓疾病。牙体疾病指的是牙齿硬组织(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的损坏,比如蛀牙、牙齿楔状缺损等;而牙髓疾病则是牙齿内部的牙髓(俗称“牙神经”)发生炎症或感染,常表现为剧烈牙痛、冷热敏感甚夜间痛醒。
很多人以为牙痛忍忍就过去了,其实不然。牙髓一旦感染,细菌可能通过根尖孔扩散到颌骨,引发更的炎症。早期治疗不仅能减少疼痛,还能避免拔牙等极端情况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: - 吃冷热食物时牙齿刺痛 - 刷牙时牙龈出血频繁 - 牙齿表面出现黑点或龋洞 - 无缘无故的持续性牙痛 - 牙齿松动或咀嚼无力
尤其要注意的是,牙髓炎的疼痛往往会在夜间加重,平躺时血流压力增大,导致疼痛更难忍受。这时候千万别硬抗,及时治疗才是正确选择。
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预防牙体牙髓病的关键: 1. 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2分钟,记得使用含氟牙膏 2. 牙线清洁牙缝,这是牙刷无法触及的“死角” 3. 少吃粘性高的甜食,碳酸饮料尽量用吸管喝 4. 每年少做一次洁牙和口腔检查 5. 牙齿出现小问题及时处理,别等小洞变大洞
对于已经出现的浅龋(初期蛀牙),现代牙科可以用微创的渗透树脂技术修复,不需要磨除健康牙体组织。越早治疗,过程越简单,花费也越少。
根据病情程度,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方式也不同: - 浅龋:直接充填(补牙),一次完成 - 中龋:可能需要垫底材料保护牙髓后再补牙 - 深龋/牙髓炎:通常需要根管治疗,俗称“杀神经” - 损坏:若牙齿无法保留,可能需要拔除后种植或镶牙
很多人听到“根管治疗”就害怕,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大大减轻了治疗不适感。整个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,医生会先用特殊器械清理感染的牙髓,再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填充根管,后修复牙冠。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以让天然牙继续行使功能多年。
Q:补牙材料怎么选? A:目前常用的复合树脂美观耐用,适合前牙;后牙咬合力大,有时会建议使用强度更高的玻璃或嵌体。
Q:根管治疗后一定要做牙冠吗? A:是的。失去牙髓营养的牙齿会变脆,牙冠能防止牙齿折裂。根据剩余牙体量,医生会建议全冠或嵌体修复。
Q:治疗后会疼多久? A:术后1-3天可能有轻微胀痛,属于正常反应。若疼痛持续加重,需及时复查。
很多人因为害怕看牙或觉得“不疼就不用治”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问题。要知道,早期补牙可能只需几百元,但发展到需要根管治疗时,费用就可能上升到数千元,如果终需要拔牙种牙,花费更要上万元。
牙齿健康不是小事,它直接影响我们的咀嚼功能、面部美观甚全身健康。定期检查、及时治疗,才是对自己负的做法。如果你的牙齿已经发出“求救信号”,别犹豫,尽快预约牙医做个详细检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