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突然牙疼得睡不着,喝热水疼、喝冰水更疼,连吸气都像——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作为医美行业的"老编辑",今天咱们不聊,来这个让人坐立不安的口腔问题。
牙体牙髓病不是某一种病,而是牙齿硬组织损坏(比如龋齿、楔状缺损)和内部牙髓发炎的总称。简单来说,就是牙齿从外到内都出了问题。很多人以为牙疼忍忍就过去了,结果硬生生把小洞拖成了根管治疗。
常见的诱因其实就藏在日常习惯里:刷牙太用力留下的楔状缺损、可乐当水喝导致的酸蚀、零食不断滋生细菌......等到某天突然疼起来,往往已经伤到牙髓了。
1. 喝冰奶茶时牙齿"触电般"酸痛——可能是牙釉质受损 2. 不吃东西也隐隐作痛,晚上疼得更——牙髓炎在敲门 3. 牙龈上鼓起小脓包——炎症可能已扩散到根尖 4. 牙齿颜色莫名变暗——牙髓可能已经坏死
特别提醒:有些慢性炎症前期根本不疼!这就是为什么牙医总建议半年检查一次,有些问题肉眼根本看不出来。
现代牙科早就不用"铁锤起子"了,针对不同阶段有方案:
- 早期龋齿:做个树脂填充,20分钟就能完事,选对色号根本看不出来 - 中度损坏:嵌体修复比传统补牙更耐用,尤其适合后牙 - 牙髓炎/根尖炎:现在的根管治疗有显微镜辅助,细得像头发丝的根管都能处理干净 - 缺损:桩核冠修复能保住原生牙根,比种牙划算多了
怕疼的朋友放心,从表面麻醉到仪器的应用,治疗过程完全可以做到"睡一觉就结束"。
与其花大钱治疗,不如记住这5条不花钱的护牙秘籍:
1. 刷牙别学"拉锯战",巴氏刷牙法才是正道(网上有教学视频) 2. 牙线比冲牙器更实用,每晚睡前清理牙缝 3. 吃完酸性食物别马上刷牙,先漱口等30分钟 4. 每年花几十块做次涂氟,抵得上千元补牙费 5. 咬核桃、开瓶盖这种事,请交给工具来做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看牙医真的不用等牙疼。定期检查花的钱,可能还不够你买支口红,但能让你80岁还能啃排骨——这笔账,怎么算都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