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孩子才6岁就蛀了3颗牙,补牙时哭得撕心裂肺...”这样的场景在牙科诊室并不少见。其实,有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方式——窝沟封闭,能让孩子的大牙躲过80%的蛀牙风险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被欧美广泛应用的防蛀技术。
张开嘴照镜子,你会发现后牙咬合面凹凸不平,像磨盘一样布满沟壑。这些被称为“窝沟”的缝隙,深度可达1-2毫米,比头发丝还细。当孩子吃饼干、糖果时,食物残渣会牢牢卡在这些“天然陷阱”里,连牙刷刷毛都难以触及。时间一长,细菌在窝沟里开派对,终蛀出一个个黑洞。
数据显示,12岁儿童中90%的蛀牙都发生在后牙窝沟处。更麻烦的是,窝沟蛀牙初期不疼不痒,等孩子喊疼时,往往已经蛀到牙神经,不得不做根管治疗。这就是为什么牙医常说:“预防窝沟蛀牙,比治疗更重要。”
简单来说,就是用的光固化树脂材料,把后牙表面的深沟填平。整个过程就像给牙齿穿雨衣:先清洁牙面,涂上酸蚀剂让窝沟表层微微粗糙(像给玻璃磨砂),冲洗吹干后注入流动树脂,再用蓝光照射3秒固化。全程,孩子配合的话,一颗牙5分钟就能完成。
这种材料会紧紧粘在牙齿上,既不影响咀嚼,也不会被口水冲走。相当于在牙齿天然沟壑上盖了层透明保护罩,让食物残渣无处藏身。目前使用的封闭剂含氟量极低,即使少量吞咽也完全。
窝沟封闭有3个黄金时间段:
3-4岁:乳磨牙完全萌出时,这些牙齿要服役到10岁左右,提前保护能避免早失;
6-7岁:颗恒磨牙(六龄齿)萌出,这颗牙没有乳牙替补,终生使用;
11-13岁:第二恒磨牙萌出,此时孩子饮食更复杂,防蛀需求更高。
有些家长会问:“乳牙反正要换,有必要做吗?”事实上,乳牙早蛀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,甚影响颌骨发育。美国儿科学会建议,只要孩子能配合,乳磨牙也应做封闭。
Q:做完能管多久?
封闭剂通常能维持3-5年,每年定期检查时,医生会查看是否有脱落。即使部分磨损,补做也比补牙简单得多。
Q:做完就能随便吃糖吗?
封闭≠免疫。它只保护咬合面,牙齿侧面仍需靠刷牙清洁。建议做完后每天使用含氟牙膏,并控制甜食频率。
Q:大人能做吗?
成年人如果窝沟很深又容易蛀牙,同样适合。只是多数窝沟已被磨平,或者已经补过牙,需要医生评估。
虽然窝沟封闭适合大部分儿童,但有以下情况需暂缓:牙齿已经蛀坏(需先补牙);牙龈发炎肿胀(需先治疗);牙齿尚未完全萌出(封闭剂易脱落)。另外,极少数对树脂材料过敏的孩子也不建议做。
据统计,做过窝沟封闭的孩子,后牙蛀牙率能降低76%。在北京、上海等地,这项技术已纳入部分学校的防龋项目。下次带孩子常规检查时,不妨让牙医看看那些藏在窝沟里的隐患。毕竟,预防的花费和时间,永远比治疗省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