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时总在果肉上留下血印?照镜子感觉牙齿好像变长了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都是牙周病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近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的特性,让很多人错过了佳干预时机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隐匿的"牙齿"。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龈、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。就像房子的地基被白蚁慢慢蛀空,初期你可能只注意到牙龈红肿、出血,但随着牙槽骨被,牙齿会逐渐松动甚脱落。麻烦的是,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年时间,等患者感到明显不适时,牙槽骨吸收可能已超过50%。
临床上常见两类患者:一类是刷牙出血多年却认为"上火";另一类是某天突然发现前牙移位才慌忙就医。其实牙周病早有征兆,只是被我们忽视了。
1. 刷牙出血:健康牙龈不会轻易出血,牙刷毛触碰就出血是早的警报 2. 持续性口臭:牙菌斑堆积产生的硫化物用漱口水也难以掩盖 3. 牙龈退缩:牙齿看起来"变长",牙根部分暴露 4. 牙齿松动:咬硬物时有漂浮感,时牙齿可自行移位 5. 牙龈肿痛:局部鼓起脓包,可能伴随间歇性流脓
值得注意的是,吸烟人群症状往往更隐蔽。尼古丁会使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出血症状,等发现问题时通常已到中晚期。
阶段:牙龈炎 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,出现红肿出血,此时牙槽骨尚未受损,清洁即可逆转。
第二阶段:轻度牙周炎 炎症向深层蔓延,形成3-4mm牙周袋,X光片显示牙槽骨开始吸收。
第三阶段:中重度牙周炎 牙周袋加深5mm以上,牙齿明显松动,可能伴随牙龈萎缩、根面龋等问题。
值得强调的是,牙周炎造成的骨吸收是不可逆的。即使炎症控制后,流失的牙槽骨也无法自然再生,这也是早期干预如此重要的原因。
基础治疗: • 超声波洁治(洗牙)清除龈上结石 • 龈下刮治处理牙根面菌斑 • 必要时配合局部用药
手术治疗(中重度患者): • 翻瓣术清除深层感染组织 • 引导骨再生术修复缺损 • 软组织移植覆盖暴露根面
维护治疗: 每3-6个月的维护,如同慢性病的"长期管理",能有效降低复发率。研究显示,坚持维护治疗的患者,10年失牙率可降低85%。
1. 改良巴氏刷牙法: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,小幅震颤清洁 2. 每天使用牙线:清除牙刷够不到的邻面菌斑 3. 戒烟限酒:烟草会加速牙槽骨流失 4. 控制慢性病: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进展更快 5. 定期口腔检查: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清洁
需要提醒的是,孕妇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炎症,计划怀孕前建议做系统牙周检查。此外,正畸治疗前也必须先控制牙周炎症,否则可能加速牙齿松动。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 A:牙缝是因为结石清除后暴露了原有间隙,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加速牙龈萎缩。
Q:治疗能吗? A:牙周炎像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管理,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但不代表""。
Q:松动牙齿必须拔除吗? A:通过系疗,多数Ⅱ度松动牙可以保留,具体需评估。
口腔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"上火",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别让沉默的牙周病偷走你的健康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