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发现牙齿缺损、发黄或排列不齐时,是不是也考虑过做牙齿修复?作为医美行业从业者,我经常遇到顾客这类问题。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,讲讲常见的牙齿修复方式和真实注意事项。
牙齿问题不仅仅是美观困扰。缺牙不补会导致邻牙倾斜移位,咬合关系紊乱;龋齿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牙髓炎;而牙列不齐更会影响清洁效率,增加蛀牙风险。临床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有68%存在少一颗缺失牙,及时修复能有效避免后续口腔问题。
1. 树脂补牙:适合小范围龋齿修补,操作时间短(通常30分钟内完成),价格亲民。但使用5-8年后可能出现变色或磨损,需要定期复查。
2. 全瓷牙冠:针对缺损的牙齿,就像给牙齿戴上保护套。现在流行的氧化锆材质坚固度接近真牙,透明度好,前牙修复尤其适合。整个过程需要2-3次就诊,使用寿命约10-15年。
3. 种植牙:缺失牙的解决方案。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,再安装牙冠。虽然价格较高(单颗价格在8000-20000元不等),但能90%以上的咀嚼功能,保养得当可使用20年以上。
4. 瓷贴面:主要改善前牙颜色和形态,比如氟斑牙、四环素牙等。需要磨除少量牙釉质,超薄贴面薄可达0.2mm。注意这种方式不适合牙列不齐的情况。
1. 先治疗基础疾病:活跃期牙周炎、未控制的牙龈出血需要先处理,否则会影响修复体寿命。
2. 拍片检查不可少:通过全景片或CT查看牙根状态、骨量情况,这是制定方案的基础。
3. 比价格更要看技术:同样的材料,医生备牙精度、咬合调整经验直接影响使用体验。
4. 适应期很正常:新牙冠戴上后可能有1-2周异物感,种植牙需要3-6个月骨结合期。
5. 维护决定使用寿命:每天用牙线清洁邻接面,每年做一次洁牙和检查。
6. 警惕过度修复:健康牙齿能不磨尽量不磨,保留更多原生牙体永远是原则。
20-35岁:优先考虑微创方案,树脂补牙或瓷贴面就能解决的,不要选择磨除大量牙体的方式。
35-50岁:综合评估牙周状况,缺失牙建议尽早种植,避免牙槽骨萎缩增加后续治疗难度。
50岁以上:骨质疏松患者需评估种植可行性,有时义齿反而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很多人关心费用问题,以二线城市正规机构为例:树脂补牙200-500元/颗,全瓷冠3000-6000元/颗,种植牙1万-1.8万元/颗。要特别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机构,很可能在材料消毒或医生资质上存在问题。现在多数医院支持付款,不必因为预算延误治疗。
"做完牙冠就不会蛀牙了"——错误!冠边缘仍可能发生继发龋,必须坚持刷牙。
"种植牙很可怕"——现在采用微创技术,创伤和拔牙相当,术中基本。
"修复后就能啃硬物"——即使是天然牙也可能崩裂,避免用牙齿开瓶盖、咬核桃等行为。
牙齿修复没有"好"只有"合适"。建议带着具体问题面诊2-3位医师,比较方案后再做决定。记住,成功的修复不仅是功能,更要让牙齿看起来自然协调,这才是技术与审美经验的真正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