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牙疼到睡不着觉,喝热水疼、吸冷气更疼——这种经历很多人都不陌生。当蛀牙发展到伤及牙神经时,根管治疗就成了牙医常推荐的解决方案。但关于这项治疗,网上传言五花八门:有人说疼到怀疑人生,有人说治疗后会变“死牙”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把根管治疗说清楚。
当你的牙齿出现以下情况时,牙医很可能会建议做根管治疗:咬合时剧烈疼痛、冷热刺激持续数十秒不缓解、牙龈鼓起脓包、牙齿明显变色。这些症状说明细菌已经侵入牙髓腔,感染了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。就像苹果烂芯必须挖掉坏的部分,根管治疗就是清除感染源的过程。
很多人误以为“牙神经杀死后牙齿就没用了”,其实恰恰相反。保留天然牙根可比拔牙后镶假牙强得多——原生牙根能保持牙槽骨活力,避免面部塌陷,咀嚼效率也比假牙高出30%以上。
现代牙科早已告别“野蛮治疗”时代。正规机构会在治疗前注射局部麻醉,整个操作过程就像补牙一样,只有器械触碰的轻微感觉。网传的“疼到抓椅子”现象,往往是因为拖延治疗导致急性化脓性炎症,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先开药控制感染再治疗。
治疗通常需要2-3次就诊:次打开牙髓腔清理感染物,放入药物;第二次用特殊器械清理根管并;后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充填根管。现在的三维根管测量仪能定位根管长度,避免传统凭手感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。
这是患者常问的问题。失去牙髓供养的牙齿就像枯树枝,虽然不会立即断裂,但脆性确实会增加。前牙由于主要承受剪切力,补牙后观察使用情况再决定是否做冠;而后槽牙每天要承受50斤以上的咬合力,建议80%以上的病例都需要做牙冠保护。
有些患者反映“做完治疗牙齿反而更疼了”,这通常是暂时的术后反应。就像膝盖受伤后消肿需要时间,根尖周组织的愈合也需要过程。遵医嘱服用药,避免患牙咀嚼硬物,3-5天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。
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统计数据显示,规范完成的根管治疗可达90%以上,平均使用年限超过8年。影响寿命的关键因素有三个:一是根管充填是否严密,二是牙冠封闭是否到位,三是日常口腔维护情况。记住,再好的治疗也抵不过每天用牙开啤酒瓶盖的力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某些街边诊所打着“200元快速根管”的,很可能只是简单清理后直接填药,这种不的治疗极易导致复发感染。正规医疗机构的收费通常在1500-4000元不等,价格差异主要体现在显微根管设备、牙冠材质选择等方面。
关于根管治疗的谣言实在太多:有人说会导致面瘫,这纯属无稽之谈;还有人说治疗时抽掉的是牙根,其实清除的只是根管内的感染物;更夸张的是“根管治疗致癌论”,这个早已被美国牙髓病学会辟谣的伪科学,居然还在某些朋友圈流传。
真正需要警惕的反而是拖延治疗。牙髓炎拖成根尖周炎,根尖囊肿拖成颌骨骨髓炎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成倍增加。就像汽车保养,小问题及时处理才是经济的选择。
后送给读者一个实用建议:当牙医建议做根管治疗时,可以要求查看术前X光片,了解感染范围;治疗中使用的橡皮障隔离装置能有效防止唾液污染;完成治疗后记得每半年拍片复查一次,这些细节才是治疗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