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潍坊口腔医疗领域,张帅丽医生的名字被许多患者家庭所熟知。这位在玉石口腔东风街店坐诊的主治医师,已默默耕耘了14个年头。每天早晨8点,她总是一身整洁的白大褂,提前半小时到诊所准备器械,这个习惯从她刚入行时就一直保持着。
"很多孩子次来看牙都会紧张,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放松下来。"张帅丽医生边整理诊室里的卡通贴纸边说。在她的诊室墙上,贴满小朋友治疗后留下的画作,有彩虹,有牙齿形状的太阳,这些细节处处体现着她的用心。
去年夏天,有个7岁的小患者因为爱吃糖导致多颗龋齿,每次来都哭闹不止。张医生不急不躁,先用牙模玩具示范治疗过程,又在治疗时讲童话故事分散注意力。三个月后,这个曾经抗拒看牙的小朋友,居然主动要求妈妈带他来"找张阿姨检查牙齿"。
除了儿童正畸,张帅丽医生在根管治疗和补牙方面也颇有建树。曾经有位六十多岁的患者,在外院治疗失败后找到她。经过详细检查,张医生发现是根管遗漏导致的反复发炎。她耐心地为患者解释了治疗方案,终用的技术保住了这颗被判"死刑"的牙齿。
"每颗牙都值得全力挽救",这是她常对年轻医生说的一句话。在根管治疗时,她总要坚持多拍一张X光片确认;补牙时会反复调整咬合,直到患者完全舒适为止。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,正是14年临床经验积累的职业本能。
虽然已是医师,张帅丽医生仍然保持每周学习的习惯。她的办公桌上总放着新一期的口腔医学杂志,诊所的年轻医生们都笑称她是"活教科书"。但面对患者时,她从不卖弄术语,总能用地道的潍坊话把复杂的病情说得明明白白。
在牙齿矫正方面,她特别关注青少年的颌面发育问题。"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马上矫正,但有些情况确实需要早期干预。"她经常花半小时给家长讲解生长发育规律,而不是急于推销治疗方案。
脱下白大褂的张医生,是两个孩子的母亲。也许正是这个身份,让她特别懂得如何与小患者沟通。她会在诊室准备各种小奖品,治疗配合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挑选。有家长开玩笑说,孩子来张医生这里看牙,就像参加期待已久的游戏。
在玉石口腔的走廊上,常能看到她蹲着身子和小朋友平视交谈的画面。这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,正是14年如一日保持的职业温度。正如一位老患者在感谢信里写的:"张医生治的不仅是牙,更是在人们对牙科的恐惧。"
如今,找张帅丽医生看牙的患者中,有不少是当年被她治疗过的孩子带来的父母。这种跨越代际的信任,或许就是对医者仁心好的诠释。